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着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发动社会力量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各方共建共治 社区更有人情味

www.guangzhou.gov.cn2024-05-16 17:27:32来源: 广州日报

在拔河比赛中,龙湖街居民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受访者供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 实习生袁嘉婧、江欣怡

如今,提到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更多人想到的是一座现代化新城。

2008年,中国广东省与新加坡提出共同打造知识城项目的构想。2010年6月30日,中新广州知识城奠基。自此,科创企业加速聚集,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园区错落铺展,各大实验室、研发平台竞相赶超。而龙湖街作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核心街镇,也在不断征拆建设,新旧居民在一片崭新的土地上,探寻着人与人、人与社区的关系。而街道内的社会力量,成了社区新旧居民公共文化的重要黏合剂。

只要是黄埔区图书馆龙湖街分馆开馆的日子,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便开展各类阅读志愿服务,同时开辟各类公共空间,开展公益性文体活动;广州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项目(龙湖街试点)让龙湖乡村文化大放光彩;而志愿者组成的“妈妈行动队”游戏研究院则每周组织亲子游戏活动,让周边居民离开“屏幕”,邻里相聚,游戏聊天。

一个社区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悄然形成。

龙湖街道,有一群龙湖儿女

“过去,龙湖是一个很少人听说过的地方,以前这里属于九龙镇,是大家都不太想来的地方,太偏了。”日前,记者到龙湖街走访,有本地人告诉记者,在知识城项目落地前,龙湖街区域的未来并不被人们看好。直到近几年,知识城的规划推动着当地高速发展,如今,龙湖街道的人口结构已变化为以本地居民、迁入居民与引进人才为主。这时候,新旧龙湖人的社会服务需求和社区融入情况的差异,又成为了摆在社区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年,正是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新旧龙湖人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龙湖儿女。据了解,龙湖街一直着力打造龙湖儿女的志愿服务品牌,并有意识地发动社会力量推动街道社区文化建设,让文化公共服务更好地覆盖新旧龙湖人。2022年7月,在黄埔区龙湖街图书馆启用当日,更是为孵化成功的在地社会组织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正式揭牌,旨在以全局、包容、凝聚为核心内容的志愿服务集体,扩充基层公共服务资源。

“龙湖街图书馆采用社会力量运营的方式,也是由我们来负责。”伍绮雯是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也是龙湖街新居民。她说,自2022年7月开馆以来,龙湖街图书馆已有40万人次入馆,成为当地联结社区、推广文化活动的根据地。在“玉兰书香”阅读推广服务项目中,促进会以龙湖街图书馆为阵地,组织策划实践各类阅读推广相关服务,将阅读推广活动覆盖龙湖街道所有社区村居,活动直接参与群众达3750人次,间接受众超25万人次。而这只是社区联结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居民的公共文化需求和喜好不尽相同。”伍绮雯表示,如今促进会也打造了龙湖U行动品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公建配套场地设施等,吸纳各领域服务专才志愿者组织活动,已在i志愿平台下设17支志愿服务队伍。她表示,“今年将以文体为切口,计划盘活社区公共空间资源,开展体育嘉年华、文艺百姓舞台、阅读推广等活动。”

引入社会资源,激活社区活力

在龙湖儿女的公众号上,每周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安排。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方面,促进会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如才艺展示类的舞蹈表演、群体活动类的团体赛事以及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进而带动迁入居民融入当地;另一方面,培育多支队伍,在覆盖多个年龄层的基础上开展长期社区活动。然而,在社区内培育公共文化力量,虽然可以更精准地对接社区需求,但同时,在专业化和持续性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龙湖街在激活社区力量的同时,也在引入外界力量赋能,先是成为广州市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项目(龙湖街试点),同时推动多个项目获得“繁星行动”——广州市文旅志愿服务培育扶持计划的支持。

由龙湖儿女发展促进会承办,龙湖街社工站协助开展的广州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项目(龙湖街试点)以及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龙湖街迳下村展示活动中,社工联动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社会创新设计教研中心的设计团队一同走进村里,结合节气、民俗举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希望联动多方共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此外,以培育本地社会组织团体为抓手,在多方力量支持下,龙湖街道腾飞社区的妈妈李玉芝和凤凰湖、幸福誉等社区的妈妈们成立了“妈妈行动队”。其中,李玉芝发起的“妈妈行动队”游戏研究院和“玉兰书香”阅读推广服务项目一样,都是“繁星行动”的支持项目,提供部分经费、专家指导以及志愿者管理培训等。正是在外界专业赋能下,游戏研究院开启了一系列的周末社区游戏活动,“希望孩子和父母从屏幕前走出来,享受户外的乐趣,彼此认识,重构社区关系,而游戏是很好的媒介。”

“我们的活动不局限于玩游戏,还包括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如跳舞、唱歌、演讲等,同时也鼓励孩子们大胆交友和表达自己。现在,每次活动都能吸引大约60人至80人参与,高峰时甚至达到一两百人,极大地促进了社区间的联系和家庭间的和谐。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游戏聚会,更是一个社区和家庭互助和成长的平台。”李玉芝说。

对话

联动更多力量激活社区活力

问:在你们看来,龙湖街的公共服务需求缺口在哪里,如何填补?

伍绮雯:龙湖街是一个成长型、多元文化融合的新型街区,常住人口约12万人,其中非户籍人口约6.4万人。外来人口与本地拆迁户混居,兼有城市社区和乡村形态,因此,公共服务需求不尽相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待丰富。与此同时,街道的社区工作者没有足够的力量满足如此精细而庞大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在地社会组织的力量,包括社区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等一同填补公共服务的缺口,并多渠道引入外界资源,激活社区居民的文化公共服务共创主动性。

问:在地的社会力量如何有效联动各公共资源,形成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

伍绮雯:实际上,龙湖街的公共文化空间资源充足但未盘活,社会资源正在挖掘,但各社工机构、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联动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强强联手赋能在地社会力量。

目前,促进会正在探索龙湖街公共空间共同体的打造,尝试创新公共设施和公共场馆的社会力量运营模式,以期满足居民公共文化诉求,探索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通过针对性的服务,平衡不同居民群体对文化需求的差异,减轻街道工作压力,也是社会力量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