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媒体评论

“专利开放许可”释放科创红利

www.guangzhou.gov.cn2024-07-16 16:12:20来源: 广州日报

为推动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高效运行,拓展专利转化运用的模式和渠道,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7月15日新华社)

专利开放许可是专利转化运用的制度创新。根据这一制度,专利权人可向国家专利行政部门自愿提交开放许可声明,对专利许可使用费“明码标价”,并由国家专利行政部门向全社会“广而告之”,任何单位或个人书面通知专利权人并按照标价付费即可获得实施许可。可以想见,这一制度的全面推进,将让专利转化运用更加简便快捷,有助于提升对接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专利则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财产之一。我国是知识产权大国,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8件,“十四五”以来年均增长23.3%。不仅专利数量和质量均有增长,专利转化率也大大提升。《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连续5年稳步提高,成绩令人振奋。但必须看到,目前我国仍存在技术转化难度较大、成果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不畅等短板。仅从专利转化率来看,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51.3%,而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则处于较低水平,仍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专利转化率的提升,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创新是源头,运用才是目的,而转化是科技成果实现价值的关键环节。在“0—1—10—100”这个从基础研究到科创产业的全过程创新链上,“1—10”就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加速发展,也是焕新传统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的关键。目前,推动创新发展,让蓬勃涌现的科技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仍需要千方百计提升专利转化率,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是进一步解决专利成果“转化难”、企业“获取难”,推动专利转化运用的有效手段。不少专利成果沉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专利持有人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匹配,难以实现及时有效的配对。专利开放许可搭建了专利持有人与企业间的桥梁,有效消除了信息壁垒,让科研与产业实现“速配”“联姻”,推动沉睡的专利更快走向市场,让科技成果更便捷地从“书架”走向“货架”。对于专利持有人来说,可以更高效地推广其专利技术,寻找将其产业化的“伙伴”;对于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来说,可以更方便地以低成本获取先进技术,有助于降低研发成本,更快地推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可谓多赢之举。

让专利开放许可激荡创新源头活水,还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将专利链融入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服务链。要加强制度创新,探索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拥有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方式,盘活巨大的专利存量;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专利开源,促进市场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要为供需双方提供更精准服务,让专业的金融、法律人才为专利转化保驾护航。

越来越多的专利投向市场“怀抱”,就能给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关键增量”。(广州日报评论员谭敏)

(编辑: 吴嘉祺)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