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贾政)昨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广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3.39%,居全国第9位,森林蓄积量达5.84亿立方米,珠三角地区基本建成全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群;全省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1361处,占全国自然保护地数量的七分之一;广州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完成两次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的超大规模城市。
报告显示,广东初步构建起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生物多样性基础研究工作也在有序开展。近年来,广东不断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对中华白海豚、中华穿山甲等珍稀物种及沿海候鸟迁徙等进行了专项监测。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全省发现逾60种动植物新种。
报告显示,广东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全省划定陆域生态保护红线3.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面积的19%,划定海域生态保护红线1.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5.6%。全省湿地面积约190.9万公顷,建成国际、国家和省级重要湿地36处,湿地保护率达50.27%,红树林面积达1.06万公顷,均位居全国前列。
广东还统筹推进广东岭南国家公园、丹霞山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已初步建立。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