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成立九周年。九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如何?昨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九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办。会上,记者了解到,这九年来,广东深入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围绕投资、贸易、金融、粤港澳合作等领域开展制度创新近700项,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
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
建设改革创新“试验田”、对外开放“新高地”,广东自贸试验区一直在路上。会上,据广东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张劲松介绍,九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九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聚焦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粤港澳合作等领域,突破瓶颈、疏通堵点、激活全盘,取得显著成效”,据张劲松介绍,广东自贸试验区九年来实现从“0到1”的制度创新、“从1到N”的辐射带动。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696项,在全国复制推广43项,占全国集中复制推广的25.75%,超过四分之一,在全省复制推广216项;发布制度创新案例301个,列入全国最佳实践案例8个,占全国的9.52%。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经济指标位列全国第一梯队。
九年来,外贸进出口由2015年1047亿元增长到2023年58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4%。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39亿美元,年均增长近60亿美元。税收收入由2015年574亿元增长到2023年1094亿元,年均增速达到8.4%;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1.2万亿元,年均增量超1300亿元;带动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国内生产总值由2015年2244亿元增长到2023年5260亿元,增长超1倍。
今年上半年,实现进出口3335亿元,同比增长29%,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以全省万分之六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省7.6%的外贸进出口和1/4的实际利用外资。
营商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张劲松介绍,在营商环境方面,广东自贸试验区目前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投资方面,正式实施自贸试验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在金融、文化、专业服务等领域作出6项特别开放安排。横琴、南沙放宽市场准入措施落地生效,前海出台全国首部投资者保护条例。目前,区内实有企业超29万家,吸引世界500强企业105家投资项目520个,集聚总部企业220家。
贸易方面,扩大“组合港”“一港通”改革,覆盖大湾区内地9市和湛江、汕头等地,开通64条航线,为企业节约物流等成本超2亿元。横琴正式实施分线管理,截至6月底免税进口主体达86家。新业态发展迅猛,截至6月底,累计融资租赁交付飞机286架和船舶141艘,国际分拨集拼进出口额突破2059亿元。
金融方面,横琴落地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首批10家银行开展试点工作;截至6月底,广东自贸试验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结算量占全省1/3,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占全省1/6,累计办理自由贸易(FT)账户资金业务4.9万亿元。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碳酸锂品种成交额超11万亿元,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累计大豆现货交易1107万吨。
南沙:17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推广
会上记者获悉,南沙作为片区之一,已经实现首艘我国自主研制的大洋钻探船下水试航。南沙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超1900万标箱、相当于全球港口吞吐量第9,获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打造大湾区首个气候投融资平台等亮点成绩。
会上,广州市南沙区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谢晓晖介绍称,南沙自贸片区挂牌9年以来,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累计形成17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退货‘一站式’监管新模式”入选全国自贸区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推进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措施全面落地实施。
南沙自贸片区挂牌9年以来,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南宣 摄
此外,国际贸易航运功能也不断强化。据介绍,南沙已经建成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汽车出海跑出“加速度”,落地首个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贸措施研究评议基地,上半年南沙口岸出口汽车超过16.3万辆,同比增长48.5%。打造进口冷链商品通关绿色通道,提供审单、查验、检测、证书出具等通关全链条“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国最大的榴莲、车厘子等水果进口口岸。南沙港累计开通161条国际集装箱航线,上半年净增5条。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