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阵凉。当夏日的炎热渐渐退去,秋雨添了些凉意,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它不仅是暑气消退的“信号”,更是初秋到来的“使者”。不过,随着副热带高压回归,阳光和闷热也将一同在广州地区“返场”,但总的趋势是在由热转凉。
在这个时节,养生起居等各方面该如何适当调整,防秋燥、解秋乏,以适应季节的变化?本期名医解惑请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李华锋副教授为大家支招。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许咏怡
栏目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腾、温俊华
秋燥如何润?
“‘处’有‘躲藏’或‘终止’的意思,处暑的到来,宣告着夏天的结束和秋天的开始。”李华锋说,处暑的前一个节气是立秋,在南方仍暑热难耐,甚至出现典型的“秋老虎”。
“处暑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节气,提醒我们在这个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要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了。”李华锋补充道。而这个时节,生活方式的调整,绕不开秋燥和秋乏。
“每年这个时节,天高气爽,余暑未消,气候逐步干燥,容易出现秋燥。”李华锋提醒,结合处暑的气候特点,这个时节应注重防秋燥。他建议日常可适当多吃些养阴润燥、清心安神的食物或食疗,比如以下食品:
蔬菜:多吃些豆芽、胡萝卜、菠菜、莴苣等,它们富含维生素,能够帮助身体抵御干燥。
水果:雪梨、葡萄、柿子等水果,不仅甜美多汁,还能润肺去燥。
食疗:选银耳、百合、莲子、山药、蜂蜜、粳米、杏仁、川贝等食材煲汤或煮粥,都是很不错的润燥食疗。
处暑时节,一些地方有吃鸭的传统习俗。李华锋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说,鸭肉味甘性凉,处暑后天气渐凉,秋燥也随之而来,适当吃鸭肉有助于养胃生津、利水消肿,还能滋阴补虚,帮助我们抵御秋燥的“侵扰”。南方有句俗语“处暑送鸭,无病各家”,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处暑吃百合鸭的传统,鸭肉的益处可见一斑。
秋乏怎么解?
在这个时节,我们不仅容易感受到秋燥,还可能遭遇秋乏的困扰。
“这个时节不少人确实会有‘懒洋洋’的疲乏感,也就是所谓的秋乏,它其实是我们身体适应气候变化的一种自然反应。”李华锋支招,正常的秋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助缓解:
1. 起居调节:遵循“早睡早起,与鸡俱兴”的原则,保持充足的睡眠。
2. 秋冻有度:古训有“春捂秋冻”之说,这个时节白天太阳出来后还比较暖,南方晴天甚至还有点热,所以白天不宜穿得过多;但夜间温度下降,寒凉之意明显时则要适当添衣物,防止着凉。
3. 情志调养: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这是秋季养生的一大关键。
4. 适量运动: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以选择爬山、慢跑等,但要做好热身,避免运动伤害。
“如果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的调节,秋乏症状仍持续难消,可能是身体失调了。”李华锋从中医的角度解释说,临床上也有些病理性的秋乏,有可能是因为脾胃功能不足,导致肺气也不足,进而出现乏力。“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中医药调理,适当健脾补肺、祛湿以助解乏。”
1.芡实老鸭汤
原料:老鸭1只、芡实150克、精盐少许。
做法:芡实洗净后泡水半小时,老鸭清理内脏后,将芡实塞入鸭腹,加入适量清水,用文火慢炖3小时,最后加盐调味。
功效:这道汤健脾祛湿、养阴润燥、利水排毒,适合各种体质的人群。
2.啤酒鸭
原料:啤酒1瓶、新鲜鸭子1只、香料(桂皮1块、八角2~3个,干辣椒适量)、生姜、蒜、豆瓣酱。
做法:新鲜鸭洗净切块,热锅凉油,先爆香姜蒜和香料,再加入鸭肉翻炒至上色,倒入啤酒,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炖1小时,最后撒上葱花。
功效:健脾开胃,养血活血,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
3.陈皮老鸭汤
原料:老鸭1只、新会陈皮10克(水浸后去白瓤)、红枣去核5个、姜2片、精盐适量。
做法:新鲜鸭洗净切块,煮沸水后加入鸭肉、陈皮、红枣和姜片,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1.5小时,加盐调味。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润肺止咳、开胃顺气、生津止渴,适合肺气弱的人群。
提醒:鸭肉虽好,但每次食用也要注意适量,以免过于寒凉;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疗法,以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