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广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南沙区一男子因违规将电动自行车电池带回室内充电引发火灾,被处以行政拘留。
怎样防范电动自行车及电池入楼入户?因一起电动自行车电池自燃事件,黄埔区时代春树里小区开始探索电动自行车远程管理方式,于今年5月试点推行“一车一池一码”智能监控系统。3个多月以来,小区电动自行车管理情况如何?近日,记者跟随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前往实地一探究竟。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陈堃妮、消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探索远程管理违规充电行为
用户携带电动自行车电池进电梯,监控系统会语音提醒。
“为了您的人身财产安全,请勿携带电动车或电池入楼入户。”在时代春树里B区,一位居民携带电动自行车电池经过单元楼门厅时,一道提示音迅速响起。而当他进入电梯后,伴随着循环播放的提示音,电梯门一直未闭合。直到该居民把电池带离电梯轿厢,提示音消失,电梯才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小区物管王经理的手机一连收到3条提醒短信:“检测到广东省时代春树里社区×××(手机号码)在时代春树里B区B×号楼电梯携带电池或电瓶车进行违规上楼操作,请您及时处理。”
这是当天电动自行车“一车一池一码”智能监管演示环节的一幕。今年5月起,黄埔区云埔街道在时代春树里B区试点推行电动自行车智能化监控系统。
小区出入口、住宅楼一楼门厅和电梯内等关键部位都安装了远程管理射频标签读码器。小区住户的电动自行车及电池被贴上一个小小的无线射频标签。一旦出现违规入楼入户的情况,安装在各点位的读码器就会识别标签,发出警报。
“这个小标签相当于电动自行车及电池的‘身份证’,将车主、车辆与电池信息进行绑定,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信息融合与追溯,以智慧手段助力电动自行车管理。”云埔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李旺介绍,首批试点共有9栋住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800辆。目前,试点小区内大部分电动自行车及电池均已安装无线射频标签。
记者了解到,云埔街试点探索电动自行车“一车一池一码”智能监管源于一次电池自燃事件。“去年9月,16楼一位住户闲置在阳台的一块电动自行车电池突然自燃。”物管王经理说,小区微型消防站紧急出动,疏散了整栋楼的居民,好在处置及时没有人员伤亡。“这件事让大家感到后怕,也敲响了警钟。但事后仍有小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违规带锂电池入楼入户。”
尽管热心居民发现有人违规后主动举报,但由于无法精准识别,物管排查起来难度大且效率低。“有时候花费几小时都不一定能查到,还打扰到居民休息而受到埋怨。”王经理说。
云埔街道通过调研,决定引进电动自行车远程管理方式——“一车一池一码”电动车全链条监管,做到“人防+技防”双管齐下。时代春树里B区电动自行车“一车一池一码”远程监管实施落地成为黄埔区首个试点小区。
“试点运行3个多月来,物管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及时发现七八起居民带锂电池入楼入户的行为,相较于之前数量下降,劝阻精准高效。”李旺说,接下来,云埔街计划申请专项经费,向辖区内人口密度比较高的社区进一步推广电动自行车“一车一池一码”远程监管方式。
“一车一池一码”:一辆电动自行车、一块电池、一个无线射频标签。一旦出现违规入楼入户的情况,安装在各点位的读码器就会识别标签,发出警报。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