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南珠(中)城际广州段土建进度过半

www.guangzhou.gov.cn2024-10-08 17:12:18来源: 大洋网

正在建设的南珠(中)城际万顷沙至兴中段,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站,止于中山市兴中站,设计时速160公里,可实现广州、中山两市中心城区最快45分钟互达。线路全长47.6公里,其中广州段19.1公里、中山段28.5公里,全线新建9座车站,预留3座车站,项目工期5年。

开栏语

重点项目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今年,广州重点谋划建设一批“打粮食”的产业项目和“强承载”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了让人更直观感受到这座老城市持续上升的“活力度”与“热力值”,我们特此开设《新景满花城——广州重点项目直击》栏目,带大家走进重点项目的工程现场,见证它们从蓝图变为现实;我们还将展示工程背后的创新技术和绿色理念,项目指向的产业前景和城市雄心。看弄潮儿向涛头立,看无边胜景在前头!(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国庆假期,南珠(中)城际项目一线奏响“劳动者之歌”,超4000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现场开展技能竞赛,推进工程又好又快建设。目前,线路广州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3%,“巨无霸”盾构机正在穿越珠江出海口,为早日实现轨道交通地下联通广州、中山两地加力提速。

未来,这条南北贯穿湾区西岸的轨道骨干走廊,将实现广州、中山的中心城区45分钟互达,还将与广州地铁线网互联互通,打造“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轨道交通新格局,让“轨道上的大湾区”成为现实。

把握黄金施工期

超4000名建设者国庆不停工

广州地铁介绍,南珠(中)城际是第一条实现大湾区城际与广州地铁线网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线路。项目建成后,将与广州地铁18号线、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贯通运营,与广州地铁22号线、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跨线运营。

“十一”黄金周,南珠(中)城际项目把握秋季黄金施工期全速推进。位于中山段的香山站、香山站—香二盾构井区间施工现场,800余名施工人员在秋风中挥洒汗水,60台机械不停转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施工单位中铁广州工程局城建公司介绍,香山站全长约1公里,最大宽度49米,最大深度30米,其超长超宽超深的特点国内罕见。

项目部克服了前期管线迁改难度大、大厚度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超长超重钢筋笼吊装、超长超宽车站深厚软土富水地层基坑开挖、超深钻孔灌注桩施工等难题,安全有序推进建设。目前,香山站—香二盾构井(即中山香山至广州二十涌区间盾构井)区间右线盾构机已下井组装调试,预计10月中旬盾构始发。

国庆期间,位于广州段的中铁二十五局南珠(中)城际NZZ-3标二工区举办2024年“质量月”技能比武竞赛,参赛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管片防水粘贴操作。管片防水条粘贴作为隧道防水的重点工序,直接影响隧道的质量和安全。项目部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参建工人的技能水平。

去年3月30日,南珠(中)城际正式开工。一年半时间,目前广州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53%。3座车站中,1座已封顶(十涌站),2座进行土建施工;3个区间均进行土建施工,共12台盾构机正在掘进。中山段土建工程累计完成20%。9座车站中,1座已封顶(世纪路站),6座进行土建施工(兴中站、石岐站、中山站、岐江新城站、火炬站和香山站),2座进行前期准备;9个区间中,3个进行土建施工,其余开展施工前准备工作,共3台盾构机正在掘进。

“穿海”大工程

“巨无霸”盾构机出动

穿越珠江出海口,是南珠(中)城际建设的一大难点,盾构机需下穿广州、中山之间的洪奇沥水道,长度达1430米。当前,唯一负责线路“穿海”任务的盾构机已由中山的香二盾构井始发,将要完成三千多米的区间隧道掘进任务,最后在广州的二十涌盾构井吊出。

“施工风险非常大。”广州地铁南珠(中)城际项目中山段工程负责人孙娣飞说,“盾构始发即面临深厚富水砂层风险,随后在软弱富水地层中长距离穿越洪奇沥水道,并近距离穿越高速桥梁、市政道路等敏感建(构)筑物,最终在不足0.7倍洞径覆土条件下到达接收,该隧道是全线独头掘进距离最长、地质和环境风险最复杂的盾构隧道。”

确保盾构机的平安穿越,成了参建各方的头等大事。为此,广州地铁邀请行业专家对施工组织方案展开技术攻关,决定采用直径达13.61米的泥水平衡盾构进行掘进施工,让隧道一次成形,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风险。

这台用于施工的“巨无霸”盾构机全长137米,总重约3500吨,能够确保掘进过程中全面掌握刀盘、刀具工作状态和掌子面情况,为掘进参数控制提供依据。其具备的超前水平钻孔及同步双液注浆功能,能够为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有效提升成型隧道质量。

中铁隧道局南珠(中)城际2标四工区项目常务副经理李彦青表示,作为隧道施工的“国家队”,项目部将充分发挥大盾构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推动八大智能技术在项目应用升级,竭力降低大直径盾构穿江越海的施工风险,为早日实现轨道交通地下联通广州、中山两地贡献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