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墙墙”联手共话文旅发展

www.guangzhou.gov.cn2024-11-08 16:53:35来源: 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卡斯 通讯员林园轩、吴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除署名外)

2024年11月7日,在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旅游委员会、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下,由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主办,广州市越秀公园、广州市公园协会承办的“有形的墙无形的城”2024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广州市越秀公园举办。来自国内外十八座城市的古城墙(堡)管理单位代表、文物保护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齐聚广州明城墙下,共话古城墙(堡)文旅融合发展。

明城墙下

“阅见”城市跨界融新

城墙有形,广州明城墙巍峨600余年;城市无形,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一如中华文明的南界城墙,沿着海上丝路,联通世界。本次“2024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在榕树与城墙共生的广州明城墙下举办了简约而隆重的开幕仪式,通过“溯·城光”“融·城景”“梦·联盟”三个板块,诵城诗、讲城史、舞城事,向各国城市的联盟代表展现广州文化、生态、科技、生活的活力与创新。

坐落于明城墙上的镇海楼(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通讯员林荫 摄

作为承办城市代表,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玥向各国代表致欢迎词。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秘书处秘书长朱媛回顾了联盟自2020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及发展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以及英国、意大利等联盟代表发来祝贺视频。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黎铸英、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美术学硕士李彦霏作为大湾区港澳艺术家代表,向国际古城墙(堡)联盟赠送古城墙绘画作品礼物。

备受瞩目的联盟品牌标志《城信》也于当天揭开了神秘面纱,由各城市联盟成员单位赠送的18份铭刻古城墙名的城墙砖一一在列,这份跨越山海的礼物将永久地留在越秀山上,展现了联盟保护古城墙、推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愿景。

象征着历史与现代融合的艺术装置——《城信》,该装置由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的十八家成员单位向广州赠送的十八份城墙砖组成。

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秘书处秘书长朱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能够通过搭建联盟,提供一个古城墙(堡)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的平台,希望各方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技术革新、数字化探索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互动。

仪式最后,一场新颖独特的交接旗仪式让所有嘉宾眼前一亮,主办方采用无人机运送的方式,将联盟会旗传递至开幕式会场,并由广州明城墙代表交接给下一任举办联盟交流活动的河北邯郸大名城墙代表。据悉,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也是广州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此次采用无人机进行会旗传递,是拓展公园景区无人机服务应用场景的一次创新尝试,让各国来宾在明城墙下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科技与文化的交融。

广州市越秀公园副主任杨文娟对记者说,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向外界多维度地展示广州明城墙的独特魅力,让大家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创新与活力。

十八城联盟共话城墙保护传承

当天下午,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研讨会同步举办。会上,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新建从历史发展、设计思路、具体流程等几个方面系统地解析了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中国体系;高级工程师、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吕彦斌以西安城墙为具体案例,详细阐述了城垣建筑预防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成效;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文物保护与传统建筑研究院院长李俊连聚焦于西安城墙墙体内部隐患的科学检测方法,特别是综合物探“CT”检测技术的应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理事长曹劲以广东各地古城墙为例,探讨了古城墙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平衡之道。来自陕西西安、河北正定、广东广州等5个城市的古城墙管理机构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城市在古城墙保护与活化利用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构想。

与会专家学者和联盟代表从实践出发,深度挖掘各地古城墙历史文化内涵与文物保护成果,用智慧推动古城墙保护与传承,在友好交流中不断提升文化遗产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为古城墙文化与各国城市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越秀山上携手发出“广州倡议”

交流活动期间,一份由国际古城墙(堡)联盟携手各成员单位发出的《关于推动古城墙(堡)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广州倡议》(以下简称:《广州倡议》)正式亮相。

该倡议旨在加强全球范围内古城墙(堡)的管理,促进城墙(堡)管理机构与个人及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通过联合国内外古城墙(堡)管理机构、跨领域行业以及全社会力量,在推动古城墙(堡)保护与传承,促进古城墙(堡)保护理念、保护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古城墙(堡)文旅国际交流学习与互鉴,创新古城墙(堡)“旅游+”多元产业发展,探索古城墙(堡)联合申遗合作前景等5大方向的合作,共同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广州倡议》同时呼吁各级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到这一进程中,为守根护脉,守正创新,走好文化强国之路,推动古城墙业态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表达了国际古城墙(堡)联盟推动全球古城墙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坚定决心。

从城墙、看城市,从城市、阅文明,2024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从广州出发,向国内外推介中国城墙文化、城市文化,在与国际交流的文明共振中,开启古城墙文旅发展新未来。

新闻链接

联盟品牌标志《城信》亮相

十八城古城墙砖齐聚越秀山

在2024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开幕式当天,一件象征着历史与现代融合的艺术装置——《城信》在广州明城墙下闪耀登场。

据介绍,该装置由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的十八家成员单位向广州赠送的十八块城墙砖组成。这些砖石铭刻着十八座城市的名称,每一块砖都承载着城市的记忆与故事,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象征。这些承载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城墙砖,如同使者一般,远道而来,汇聚于广州。主办方以广州明城墙砖为基,筑成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的品牌标志,将永久性地留在越秀山上。

象征着历史与现代融合的艺术装置——《城信》,该装置由国际古城墙(堡)联盟的十八家成员单位向广州赠送的十八份城墙砖组成。

主办方表示,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浪漫行动,让广大市民游客能够在越秀公园一览世界各地古城墙和城市风采。《城信》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一份穿越时空的“城市手信”,如同一条纽带,通过其独特的“城墙信息”,将世界各地的古城墙文化紧密相连,展示了联盟成员凝聚共识、汇聚合力的精神,象征着此次盛会在广州留下的深远印记,也表达了国际古城墙(堡)联盟推动全球古城墙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坚定决心。

共赏山之美、莲之秀、城之雄

“莲颂”美术写生作品展在越秀公园展出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澳门回归25周年,促进大湾区文艺交流,讴歌新时代,丰富大湾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10月27日,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越秀公园在2024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盛大启幕之际,举办了明城墙写生活动,来自澳门、香港与珠三角九市的50多位美术家、20多名中学师生美术爱好者齐聚越秀山,感悟山之美、莲之秀、城之雄,共绘盛世华章。

活动中,画家们以画笔为媒,将五羊石雕的祥和、明城墙的厚重、镇海楼的伟岸、东秀湖的静谧、城门楼的古朴,融入墨中、渗入纸间,形成风格各异、婉转流动的时代画卷,精妙地勾勒出大湾区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描绘“同根同源,同心同梦”的湾区愿景,成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保护、宣传、利用好湾区内文物古迹的生动注脚。

在明城墙下活动的市民(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 摄

为让2024国际古城墙(堡)联盟交流活动的嘉宾和广大市民游客在古今交融的空间中感受城市记忆与湾区精神,适逢联盟交流活动契机,本次明城墙写生活动中的精品将汇集成“莲颂”美术写生作品展,于11月7日~11月30日在广州城市公园展览馆二楼隆重展出。广大市民游客可莅临观赏,一同感受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见证大湾区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广州明城墙简介

广州明城墙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如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广州明初三大地面古迹之一。1918年,广州城内大多数城墙和城门楼被拆,明城墙仅存越秀公园内的一段。城墙用青灰色大砖砌筑,红砂岩石块砌基,现存总长度1179米。广州明城墙有一大特色,是城墙上攀附着盘根错节的榕树根。榕树作为一种亚热带植物,以其发达的根系和茂密的树冠著称。经过近百年的生长,榕树的根系已深深扎入城墙之中,与城墙融为一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风雨洗礼,依旧坚挺不倒。这不仅是墙与根之间和谐共生的象征,也向人们展示了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

越秀山上的明城墙(资料图片)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