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逾百顶级科学家聚首南沙

www.guangzhou.gov.cn2024-11-18 18:05:40来源: 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方晴、黄岚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南沙开幕。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昨日,超百位全球顶尖科学家聚首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分享他们在各自科学领域的真知灼见。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空天海洋、绿色低碳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以进一步加强科技交流合作和协同创新,共同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超百位全球顶尖科学家聚首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开幕式致辞环节,多位国内科学界顶级大咖向大湾区科学论坛的举办表达祝福。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建国表示:“本次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希望通过举办此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激发区域内外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福祉。”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说:“大湾区科学论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倡导开放合作的科学精神,不断汇聚全球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聚焦前沿科学问题、颠覆性技术和新兴产业,组织了一系列专题论坛和特色活动。为进一步加快培育大湾区新质生产力,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创始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表示:“本次论坛是集科学研究交流、成果展示、共识增进及创新机制探索于一体的国际盛会,对促进各国科学领域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论坛上,多位顶尖学者发表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贺福初着重介绍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大科学计划。他介绍,中国已经领衔人类肝脏蛋白组计划HLPP,并取得了很多代表性成果,如发现乙酰化对代谢的全局性调控改写了对代谢调控的经典认识,“我们期待开启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期待能够真正实现‘治未病’。”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对于算力规模的需求每年都在上涨,10年以后会是如今的100万倍。“中国发展大模型该走什么道路,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发展行业大模型。未来,在行业大模型、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加上企业数据,就可以做成企业大模型,它对内可以提高效率,对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澳门大学校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华表示,澳门大学要有所作为,就需要融入湾区,共建湾区,融入国家,走向世界。澳门大学是澳门唯一一个研究型大学,“我们将在横琴再建一个科技校区,设立医学院、信息学院、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微电子,还有一个高等研究院,使澳门大学从体量和学科布局上更上一层楼。”

专注幽门螺杆菌研究与治疗

在开幕式后的主论坛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带来了以《诺贝尔奖得主的胃病诊断新视角:发现、创新与转化》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他以中文打招呼开场,用中国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描述人类与幽门螺杆菌的斗争。

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巴里·马歇尔曾自愿吞下菌液,证明该菌能在胃中生存并引发胃炎,这一成果革新了人们对胃病的认识和治疗方式。巴里·马歇尔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国是胃癌高发国,世界上大约一半的胃癌病例发生在中国,而胃癌的发生,往往与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关。“在中国,约80%的内窥镜是胃镜,20%是结肠镜。”据他介绍,通过服用抗生素等方式治疗幽门螺杆菌,如今,澳大利亚大约只有20%的内窥镜是胃镜检查,医疗资源可以更多地往结直肠癌检查倾斜。

“这就是未来10年中国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将真正节省数百万美元的医疗费用。”如今,年过七旬的马歇尔仍在为消除幽门螺杆菌而努力,他自创“马歇尔HP个性化精准医疗”,使幽门螺杆菌在澳大利亚的根除率达到95%。“我们对很多事物感兴趣,现在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幽门螺杆菌的DNA、基因组,比较幽门螺杆菌和其他细菌基因组的区别。”

没参加奥赛也能得菲尔兹奖

菲尔兹奖得主、数学家埃菲·杰曼诺夫(Efim Zelmanov)有着特别的中国情缘。1915年,他的父亲出生在哈尔滨。2022年,他全职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担任该校讲座教授和深圳国际数学中心(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

埃菲·杰曼诺夫(Efim Zelmanov)

埃菲·杰曼诺夫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主旨演讲中强调,数学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性语言。世界上只有“一种数学”,无论身处何方,研究者们都在努力解决相同的数学问题,得出一致的结论,并相互学习。信息革命实际根植于数学,数学家已经研究人工智能很久了,只不过用的是另一个朴素而精准的名字,即多维空间中的模式识别。

埃菲·杰曼诺夫还谈到数学教育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菲尔兹奖的获奖者中,约一半曾获得奥数比赛奖牌,另一半则没有参加过奥数比赛。数学教育要为这些拥有天赋但不一定参加过比赛的孩子提供成长的机会。”

他呼吁更多数学家参与到数学教育中来,鼓励他们与孩子们一起探讨学习,“强大的教育生态将会成为科创产业发展的沃土。”

“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举行

中国科学院240余项成果亮相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武威)昨日,由中国科学院发展规划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举行。中国科学院遴选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储能与新能源、空天海洋与农业、生物医药与健康、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等六大领域共240余项科技成果亮相,推动中国科学院最新优质科技成果到广东转化落地。

中国科学院逾240项重大成果亮相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对接会现场,RISC-V开发平台、绿色非晶合金材料研发与智造、能量密度1000Wh/L固态电池、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研发、南海岛礁波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国之重器-系留气球、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绿色高效开采新方法、新一代人工血液技术与应用……各类前沿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展台上,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新一代人工血液技术与应用,“目前,我国血液资源严重短缺。传统献血-输血技术存在配型、病毒感染等缺点。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利用干细胞和大动物生物反应器技术,通过基因工程猪生产人类全组分血液,包括造血祖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人工血液是各个科技强国都致力竞争的前沿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战略价值。目前我们的项目处在研制阶段,期待相关企业和机构一起联合合作开发。”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现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对接会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广东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主题为“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为广东企业与中国科学院院属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搭建高效平台。此外,本次对接会邀请多家科技金融机构以及一批技术经纪人参会,为挖掘潜在优质项目落地广东转化提供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开展合作的科研院所达90多家。比如,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相关单位、企业研发的5T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提升了中国医疗装备产业自主可控水平,还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已在广东布局建设了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广东省成为全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集群效应正逐步显现。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