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我踩着落叶,感觉自己走在一条时光的隧道里,陡生感慨。我想起生命中遇过的一些人,老师、同学、朋友、同事……还有一些人曾经有一面之缘、曾经帮扶过、曾经交往过,他们仿佛消失在时光的尽头,又不时在回忆中起舞。不少人可能不会再相见了,但我想起时心中依然涌动着感激与感动。
因为一直在外地打拼,离开家乡很久,同学聚会难免错过。岁月如梭,转眼皱纹爬上大家的脸庞,大家各自为生活、为家庭奔忙,有些同学毕业后见了两次面,有些则再未见过面。但我的心态已被时光磨砺得很平和,“不见”未必只有不好,因为“不见”,记忆中还是同学们当年的模样与风采,曾经的这个他总是憨憨地笑,曾经的这个她脸上可爱的小酒窝令人难忘,曾经的那个他书画一绝,曾经的那个她健步如飞……曾经最喜欢做的事,是我们在一棵松树下共同读着书……虽然“不见”,但我心中还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还有一块青青草原,聚集着大家的欢歌笑语。
人际交往有很多方式,见面有相聚的直接与热闹,“不见”也有“留白”和默契的情趣。
我现在的不少客户都是从网上相识的,缘于生意来往,一直未能谋面,但掐指一算,合作好多年了,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合作共赢。有人建议我和这些客户见见面,搞搞关系,吃喝应酬一下,我摇了摇头。我喜欢现在的相处方式,各自坚守职责,做好分内事,比什么都重要,我用心为客户提供好品质、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贴心的服务,这就够了。线上沟通快捷、高效,还不用把时间、精力浪费在不必要的应酬上。
我爱好写作,业余时间我会写下自己的感悟,向媒体投稿。最初屡投不中,我不灰心,开始研究媒体文章的风格,慢慢向它靠拢,又与编辑老师线上沟通、请教,按其要求修改,终于,我的文章发表了,真是喜出望外。这让我写作的兴趣倍增,我用心地写,继续投稿,编辑老师用心地修改,文章发表后,我会细细琢磨修改之处。我与编辑老师从未见过面,也未打过电话,连接这段关系的是一封封邮件、一篇篇文章,是一种心与心的默契。我喜欢这种交往方式,以文会友,简单、纯粹。
有些人不见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心中满是“眼不见为净”之念头,而有些人不见,心中则满是欢喜、牵挂与感恩。值得一提的是,和所有人际交往的方式一样,“不见”讲究真诚相待。“不见”不代表不念,知道你好、我好、岁月静好,便觉人生甚好。
(杨兵)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