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擎思想火炬 振时代强音

www.guangzhou.gov.cn2025-01-02 15:42:22来源: 广州日报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侯翔宇、陈文杰

科学的理论闪耀真理的光芒,伟大的思想振奋前行的力量。

岁月的步伐悄然迈过年关,回首2024,广州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点燃思想之炬,汇聚起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州实践需要物质力量,也呼唤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过去一年,羊城大地处处可见思想与理论建设的累累硕果,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把舞台摆在群众身边,把故事讲进百姓心坎。严实深细的理论研究以文载道,品牌与平台双向奔赴,辅政献策成果丰硕。浓墨重彩的宣传报道持续巩固舆论引导的主阵地,唱响时代奋进的主旋律。

“要讲”和“想听”找准结合点

时代潮声传向四方,党的理论生生不息。

如何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在广州,一场场“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活动正在书写答案。在过去一年,广州上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将理论的光辉广泛撒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的重大改革部署举措在广州落地生根。

开展全会精神宣讲,将改革道理讲深讲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广州第一时间组建高规格的市委宣讲团,并召开宣讲动员会暨集体备课会,从去年8月以来,广州共组织市、区两级19个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开展宣讲4880余场,覆盖人群超690万。2024年,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8个市直单位“一把手”走进“新时代新作为”羊城学堂系列讲座的讲台,向市民群众介绍广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全市各级宣讲队伍丰富宣讲形式,找准“要讲”和“想听”的结合点,在田间地头、小区广场、市民公园,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道理讲活讲透。11月中旬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宣讲广州专场活动在市文化馆举行,全省各地的优秀宣讲员从讲述“何以岭南”的历史溯源,到讲述“岭南花开”的创新发展,诠释着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

擦亮特色宣讲品牌,让创新理论“润物有声”——

广州各区品牌宣讲队深入城乡基层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越秀区持续深化“越学·思践”宣讲品牌建设,全区理论工作者、先进模范典型、文化文艺名师、优秀青年干部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宣讲交流。黄埔区举办第二届“埔公英”百姓宣讲员大赛,宣讲员们用真切的情感、生动的语言,以“小故事”阐述“大主题”。增城区成立“1+7+N”校地宣传思政联盟,打通区域间、学校间的界限,积极探索地方党委与属地高校构建宣传思政联动,开放共融“大思政”格局的创新举措。

建强人才队伍储备,助“新声”力量厚积薄发——

2023年广州首届“新时代我来讲”优秀百姓宣讲员大赛挖掘出了群众身边的“理论专家”,他们有的是科研生产一线的工作者,有的是守护城市安宁的公安干警,有的是扎根基层沃野的村干部,在过去一年优秀宣讲员们活跃在省市区各级宣讲舞台上。2024年第二届“新时代我来讲”优秀百姓宣讲员大赛再启动,层层发动、精心组织超4000选手参赛,最终评选出第二届广州市新时代“十佳”百姓宣讲员,精心打造出《广汽班的“追光”女孩》《技能援疆,“杏”福甜如蜜》《不负“火焰蓝”》等一批接地气、润民心的宣讲作品,前100名选手将进入广州市新时代百姓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架起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让党的创新理论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让思想理论更深入人心

欲事立,须是心立。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去年,广州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推动宣传平台扎根基层、理论研究聚焦前沿、人才培养“厚积薄发”,将思想理论的“重要阵地”建得更宽广、更牢固。

突出问题导向,服务中心工作——

过去一年,广州126家高校及科研机构共有130多份重大课题、2727项常规课题申报,申报数量再创历史新高。翻开名录,一项项课题紧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着眼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到广州融湾向海的方向,从新质生产力的发掘到产业科技创新的路径,从百千万工程的“大图景”到乡间沃野的小幸福,广州社科的一张张理论答卷突出问题导向,不少成功转化为辅助决策的成果,“思想库”与“智囊团”作用充分彰显,为党的理论宣传阐释工作添砖加瓦。“广州学习论坛”也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4月邀请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作新质生产力专题辅导,11月邀请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作“从规模经济到创新经济”专题辅导,带动全市领导干部大学习、真落实。

紧扣现实需求,推动“智囊”建设——

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历程,智库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2024年,广州新型智库由第一轮7家发展成16家,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广州智库等一批智库获评中国智库索引(CTTI),入选“国家队”。各个新型智库与各区党委宣传部、青马基地与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每家新型智库结对1至2个区,去年围绕“花都汽车产业转型发展”“荔湾推进广州城市文脉商脉传承发展”“南沙充分发挥大平台大装置大项目作用加快产学研转化”等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性问题开展调研,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建好建强平台,深入阐情说理——

在过去一年,广州高起点推动人文社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广州数字人民币与金融创新重点实验室、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重点实验室建设先后成立,为推动相关产学研转化、创新场景应用提供学术和科研支撑。高标准推进青马基地建设,设立16家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成为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摇篮”。高质量推进“学习强国”广州学习平台建设,将其打造成为读懂广州、关心广州、热爱广州的重要窗口。广州学术季如约开启,带来300多场“广为人知”社科普及系列活动。

让“好声音”成“最强音”

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IP”?如何让宣传报道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儿?答案在“一高一低”。站位要高,以笔触记录时代脉搏,视角要低,将目光投向烟火人间。精心的宣传报道扩大主流舆论阵地,让好声音成为城市最强音。

以重大宣传筑同心——

围绕2024年的重大主题、重大活动有序铺排,如全国两会期间推出《豪情满怀向春天!在粤全国人大代表赴京参会》《00后看两会》《同声同气!创新赛道上的湾区老友记》等报道。围绕党纪学习教育的开展推出《修好党纪必修课》《一起学条例·你问我答》《五一“纪”语》等特色融媒产品。汇聚主流媒体力量。在新春佳节期间策划“年味最广州”系列主题宣传,打造城市文旅IP,生动展现广州烟火气,民生新图景,发展新景象。此外,还组织开展“广州红幸福城”2024年城市形象网络宣传,广州日报《现代化中国“画”》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以经济宣传强信心——

信心比金子更珍贵。聚焦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围绕展示广州高质量发展良好基础和强大自信,有序铺排新闻宣传,其中,策划制作《二次创业勇立潮头》宣传片获得广泛关注。为配合“干部作风大转变、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的扎实开展推出多系列报道。去年广州主动策划,举办“筑梦现代化广州‘进’行时”“拼经济稳增长”等主题新闻发布会41场,组织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相关报道逾5800篇次,阅读量超2亿人次。

以文明宣传暖人心——

善城之光经久不衰,平民英雄层出不穷。从沥心沙大桥上逆行救人的退伍老兵,到高架桥上无惧烈火的出租司机,从临危不乱,火线救援危难老人的高校学子,到发挥所长,冷静解救被撞路人的“白衣天使”,广州“身边好人”的事迹见诸报端,登上“热搜”,成为城市精神文明成色的鲜明注脚。2024年,广州共有28人次入选中国好人、广东好人,4人次入选全国、省级“新时代好少年”,2人入选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参评名单。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