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满阶庭,岁月忽已晚。每当日历翻到岁末,我总是早已备好下一年的日历,就等着翻开那崭新的一页。这成了我郑重迎接新年的一种仪式。
日历是伴随我一路长大的。小时候,每每旧岁将尽,母亲也总是已经买好一本新的日历,像海报那么大,挂在墙上,叫挂历。挂历上的图案有时是时装美女,有时是四时花卉,有时是生肖动物,有时是国画花鸟。我总要先从头到尾欣赏一遍,一遍又一遍。新的挂历挂上墙,旧的挂历撤下来,往往会被我逐页小心裁剪下来,用来包书皮。旧挂历换了一种形式,延续自己的新使命。
挂历是那个年代的主角。现在的日历款式繁多,能让人挑花了眼。形式上,有一天一页的,有一周一页的,有一月一页的,有一年一幅的;风格上,有生肖图案的,有卡通动漫的,有文艺小众的;材质上,有纸质的,有塑料的,还有电子的。宜实用,宜欣赏,宜收藏。
我每年都要买一本一月一页的台式日历。对我来说,月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宽度,不像日那么前后紧凑,不像年那么漫长难挨。我喜欢在日历上做标记,把每一个特别的日子用彩笔圈起来,写上文字提示,有的日子旁边还要贴上可爱的粘贴。这些特别的日子包括一家人出去旅游的日子,爱人出差的日子,回故乡探望父母的日子;大女儿比赛获奖的日子,每掉一颗乳牙的日子,升入小学的日子;小女儿掌握一项新本领的日子,学会背诵一首古诗的日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日子……每个月总有那么几个特别的日子,让这一页的日历变得斑斓丰富。累了倦了看一眼,温情满满。
朱自清说:“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张爱玲说:“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情。”稍微有些悲观了。一年又一年,我做满记号的日历一本又一本,在我看来,这是幸福时光的印记,是逝去岁月的留痕。它们是有声音也有影子的,这个“指缝”也是值得用显微镜去寻找亮点的。也许多年以后,当我坐在暖阳下一页页翻看的时候,日历上一个个简单的标记,就像一个个关键词的索引,会让那些遥远的美好记忆一一浮现吧。
两个女儿也很喜欢看我在日历上做标记,也忍不住要在日历上做标记。我给她俩各买了一本日历,让她们遵照自己对特别日子的定义,遵照自己的设计意愿,做自己独有风格的标记。这不也是一种别致的成长留痕吗?
冯骥才说:“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他还说:“正如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圈画日历,是我惜字如金的简约日记,是我起舞心情的留白书写。努力创造更多值得圈画的日子,就是把平淡日子酿出“葡萄酒”的芬芳甘甜,就是在岁月的素纸白绢上绘制诗篇画卷。
一个家庭的幸福碎片与珍贵记忆,不只存在于手机相册里、在视频电话里、在汽车行程里,也在日历上的标记里。2025年,让我们用爱、用珍惜、用责任感、用美丽心情去标记日历,去书写空白。
(易玲)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