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
去年,广州“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2位。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州获26个奖项,其中牵头11项,占全省近八成。
广州全球独角兽上榜企业24家,居全国第四,全球第九。
在穗全职“两院”院士达71人,数量创历史之最。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回首甲辰龙年,广州科技创新星光璀璨。我们带着科学的梦想远航,足以探秘马里亚纳海沟的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我们带着人类的使命前行,建起“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总部,助力解读蛋白质组“无字天书”;我们着眼产业的需求出发,用科技力量助推广州企业诞生多个世界首创、国内第一。
胸怀星辰大海,根植祖国大地。当前,广州不断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创新、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创新生态”为抓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今年,广州坚持“四个服务”方向不变,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
服务国家战略 承载国际创新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重要承载地,去年,广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广州“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跃升至第8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2位。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州获26个奖项,其中牵头11项,占全省近八成。
如今,广州已成为全国唯一聚集国家实验室、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的城市。借助强大的科研平台,一批“从0到1”的原创成果竞相涌现。广州实验室研发的全球首个瘤内注射药物等6款药物获批上市,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现国内宽能高纯锗探测器首次成功研制,全球首创质子重离子治疗监测系统临床样机。
纵贯南北、联动空海、贯联全市的活力创新轴撑起“再造新广州”的广阔空间。活力创新轴汇聚全市约30%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51%的高新技术企业和74%的独角兽企业,构建起“创新策源—孵化转化—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绘就广州创新战略空间新图景,助力广州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昂头迈进。
服务产业发展 引领产业创新
2024年,广州从产业创新需求出发,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聚焦智能与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面向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构建产业链协同新模式,产业科技融合不断释放新动能。
一批批企业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广汽埃安发布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驱技术群“夸克电驱”,电机功率密度提升100%,突破了电机世界级难题;亿航智能成为 eVTOL行业内全球首个三证齐全的企业;全球首家超快动力电池专业工厂在巨湾技研南沙总部基地建成投产;艾目易成功研制国内唯一的手术机器人定位系统。
服务成果转化 激活发展动能
2024年,广州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筑起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
广州不断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面向广州实验室、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质量科技成果源头机构,围绕一个科研团队,遴选一批科技成果,基金矩阵、专业园区和服务团队协同作战,“五个一”模式打造成果就地转化典范。广州还支持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新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环大学城科技创新转化园区、穗港澳协同创新中心等开展不同模式的科技成果转化试点,让实验室到市场无缝对接。
生物岛实验室成功研发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产品TH-F120;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成功研制国内首套太赫兹扫描隧道显微镜;琶洲实验室“脑机接口”技术进入国际高水平行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正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服务创新生态 提升创新效能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4年,广州优秀的科技金融和人才服务,已形成创新生态的“强磁场”。
广州科技金融体制不断完善,“创投贷融保”一体,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2000多亿元规模的产投、创投“基金丛林”已成立,引导设立更多种子基金、天使投资基金。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让更多小苗育成参天大树。
广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深入实施“启航”“续航”“领航”计划,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培育体系。广州还不断优化全球尖端人才引进机制,将尊重科学家、尊重人才的理念,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到广州、爱上广州、融入广州,让广州成为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池”。
如今,在穗全职“两院”院士达71人,数量创历史之最;在穗工作的外籍人才数量比2019年底增长40.3%,居全国第三;广州在校大学生165万人,稳居全国第一,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面向2025年,广州对标科技创新强市指标体系,努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强市。
一是进一步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二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三是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激励保障创新的良好生态。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