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杨朝露)昨日,省政府公布《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互促互强,打造优势产业链条、产业集群、融合示范载体和产业生态圈,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若干措施》共12条,聚焦推动制造业与科技服务、设计服务、人力资源、质量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融合发展,并提出培育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今年建成30—50家省中试验证平台
《若干措施》明确,将围绕集成电路、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推动制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和中试验证平台。到2025年,建成30—50家省中试验证平台,到2027年,现代化中试验证平台体系基本建成,中试公共服务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推动制造业与设计服务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200家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在推动制造业与质量服务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围绕新一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持续打造一批质量稳链强链标志性项目,推进一批质量管理公益推广试点。在重点产业集群推动建立一批“一站式”服务站点,支持企业加速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到2027年,重点推进17条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工作,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成18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
支持南沙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在推动制造业与电子商务融合方面,《若干措施》提出重点聚焦电子信息、家电、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提升电商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能力,开展产业集群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试点。到2027年,建设20个“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培育100个销售额亿元以上的电商品牌。
《若干措施》明确培育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提出到2027年,打造形成100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广州围绕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商贸物流、科技金融等领域打造区域性、全国性服务平台和服务中心,形成25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金融、设计、认证认可等专业服务扩大对外开放,充分依托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携手港澳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支持南沙构建“一核引领、多区联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推动航运服务、科技服务、特色金融、国际贸易、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