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六年,是“湾区之心”南沙更加闪耀的六年。图为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把时间往回拨动六年,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一个世界级大湾区在中国南海边拔节生长,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出超全国1/10的经济总量。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这六年来,大湾区建设热潮澎湃而起,“硬联通”迅速推进,“软联通”成果斐然,“心联通”愈发紧密……从珠江水、深圳湾到伶仃洋,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到产业体系,从资本、技术到人才、信息,前进的号角持续吹响,合作的力量不断汇聚,一个有活力、富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大湾区正一步步从蓝图走向现实。
对广州而言,今年是《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实现之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办之年。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紧扣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更好发挥南沙“棋眼”作用,引领共建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
“湾区之心”迸发澎湃动能
南沙是湾区的南沙、中国的南沙,更是世界的南沙。过去六年,是“湾区之心”南沙更加闪耀的六年。
一系列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广州出台贯彻落实《南沙方案》的实施方案和12项重大政策、252项重大事项和60项重大项目3张清单,31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调整由南沙区实施;《南沙方案》15%企业所得税、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重点行业企业进一步延长亏损结转年限等优惠政策累计兑现红利超12亿元;落地“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经由南沙客运港口岸入境外国旅客同比增长近10倍……一颗跃动的“湾区之心”正迸发澎湃动能。
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南沙方案》划定的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三大先行启动区,落地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等标志性合作项目;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挂牌运作;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启用,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一场两馆”预计6月建成;南沙国际港航中心、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扩建等民生项目加快建设……一座“精明增长、精致城区、岭南特色、田园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都市正在形成。
科技产业互促双强蓬勃发展:去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正式建成入列;同样在南沙总装制造的力箭一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15颗卫星顺利升空;大湾区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孵化基地揭牌,巨湾技研、芯粤能、融捷(二期)等建成投产;无人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登陆纳斯达克,晶科电子在港交所上市,“芯晨大海”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势;全年新设企业数同比增长165.7%、增速全市第一……一个既能在国际竞争,也能与世界合作的产业格局日渐清晰。
三地同心共赴“全运之约”
“广州诸舶口,最是澳门雄”。粤港澳三地,历史上便是同根同源、同心同德,迈入新时代更是互通互融、互惠互助。过去六年来,广州紧紧抓牢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这个先导,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人文民生“心联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奔流不息,粤港澳大湾区日益交融。
道通业兴,路通人和。随着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多项“硬联通”超级工程跨江越海,粤港澳大湾区内架起了一张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高速立体交通网。与此同时,广深港高铁、南沙港铁路、穗深城际、广汕高铁建成开通,广佛南环、佛莞城际、佛肇城际、莞惠城际“四线”贯通运营,广州白云站开通运营,“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加速形成“1小时生活圈”——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广深港高铁只需48分钟,就能抵达香港市中心的西九龙站。
要让要素跨地区流动更加顺畅,还需要“软联通”打破藩篱,推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三批)》前不久公布,广州2个案例入选。其中,广州构建境外人才“考、评、认”全链条政策体系案例,反映了广州从资格考试、职称评价、资格认可等入手,对港澳司法、会计等10个领域57项境外职业资格实行便利执业,目前已吸引集聚近900名境外人才在穗执业。南沙携手港澳共建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案例,解读了该基地“港澳资源协同、市场充分参与”的建设方式。目前,基地已形成10类104项的境外投资服务清单,让南沙从地理概念上的湾区之心积极向湾区经济功能中心发展。
国内规模最大、灯组最多的海边“超级灯会”——大湾区灯会正在进行中,吸引了包括港澳游客在内的大湾区居民前来打卡,这是“心联通”纽带越发紧密的缩影。六年来,三地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越发融合,“同心圆”越画越大,“我们都是大湾区人”越发响亮。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获批,自2024年起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澳门保送生,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和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纳入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与考学校”,越来越多港澳籍学生可领取到广州学校“入场券”,享受穗港澳教育一体化的红利。全市20家医疗机构成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2家医疗机构纳入香港“长者医疗券大湾区试点计划”,4家养老机构纳入香港“广东院舍照顾服务计划”,“一老一少”都能在大湾区找到心安处。
今年11月9日至2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开幕式将在广州举行。这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的体育盛会,也是进一步深化三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契机。让我们携手同心,共赴这场珠水斑斓、维港璀璨、濠江绚烂的湾区盛会!让我们相向而行,朝着“打造世界级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目标加速前进!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