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卢梦谦、陈洁珊、张佳宝
项目开工、完工通车、实现节点突破……过去一年广州交通建设项目捷报频传。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为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提供高水平交通运输保障聚焦用力,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春节假期后,项目管理中心坚持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积极有序推动各交通工程项目复工复产。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项目管理中心将砥砺前行,为广州加快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互联互通持续贡献力量。
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工程A线高架桥。
织密路网
打通跨市互联交通大动脉
道路通、百业兴,日益发达的城际交通网络,打通了经济“大动脉”,畅通了供需“微循环”。2024年10月18日,在广佛两地市民的热切期盼中,连通两市交通“主动脉”的广佛出口放射线二期工程A线高架桥顺利开通。自此,广佛出口放射线实现与内环路芳村大道、西环高速及广佛新干线的“无缝”转换,连接两处的车程由原来的半小时缩短至5分钟左右。广佛两地的产业、人才等要素在沿线区域高效流动,进一步完善广佛都市圈骨架路网、实现广佛两市全面深度融合。项目包含广州段和南海段两部分建设内容,目前,广州段B线和南海段B线正全力建设中,计划与广湛高铁于2025年底前同步建成。
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
不远处是作为广州市内环路七条放射线之一的如意坊放射线系统工程(一期),其在2024年迎来了2次“突破时刻”。2024年8月12日,项目第二批沉管最后一节管节——E1管节主体浇筑施工顺利完成,标志着该项目沉管隧道主体工程浇筑工作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3个月后,项目第二批首节重达3万吨的沉管E1管节顺利浮运出坞,进展条再度刷新。该项目是广州市西南方向的重要进出口,它将内环路及广州市中心区的交通向西南方向疏解,能有效增强广州老城区与佛山城区及西部周边城市的联系。项目完工开通后,内环如意坊立交至芳村大道两地通行时间可由原来的15~30分钟缩短至4分钟左右。日前,项目第二批沉管E2管节顺利浮运出坞,项目整体进展已完成73.5%,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冲刺2025年隧道水中段贯通的节点目标。
路畅业兴
带动市域经济要素高效流动
于城市内部而言,优化跨江通道空间布局,提升产业经济关键要素流通效率,是提升市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招”。
飞虹越珠江,潮涌大湾区,一条条跨江隧道建设如火如荼。位于“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黄金三角地带的会展西路过江隧道,沉管预制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整体进展已完成34%,下一步计划开展天河端员村涌改道及海珠端有轨电车临迁施工。作为珠江前航道的重要联系通道,开通后可有效缓解广州大桥、猎德大桥、华南大桥、琶洲大桥的过江交通压力,一江两岸通行距离将大幅缩短。
视线往东,珠江江心,洪圣沙岛上,作为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鱼珠隧道正在火热建设中。该项目建成后,近岸可以实现金融城、临港商务区与琶洲的交通转换,促进珠江两岸的融合发展;远端可以承担科学城、鱼珠地区与海珠、大学城、创新城等科技创新带的交通联系功能,有利于加强城市东部、南部的联系,缓解珠江南北过江通道的交通压力、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同时,鱼珠隧道的建设还可带动琶洲片区、第二中央商务区、金融城等区域的协同发展。
目前,项目整体进展已完成32%,计划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展第一批三节沉管浮运安装准备工作。
日益加密的过江通道进一步“缝合”珠江,缩短珠江两岸的时空距离,而主干路的完善则进一步畅通城市“血脉”,以流量促发展。珠江江畔,一条串联珠江新城、金融城、黄埔临港经济区的东西向城市主干路——临江大道东延线在2024年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12月13日,项目一期车陂涌以西段800米道路顺利完工开通。“现在从临江大道隧道或者车陂路驾车出发,可以直接进入金融城东区,再也不用绕泥泞小道啦!”有园区企业员工欣喜地发现。员工通勤时间缩短、企业运输成本降低、合作交流频次提升……通过交通赋能,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交通为民
交出民生实事高分答卷
交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开路先锋,一头承载经济发展,一头联系千家万户。市民出行品质的提升,体现了一座城市发展与温度。广园路下塘西路立交是老城区与白云区东南部的重要联系通道,为及时消除桥梁安全隐患、切实提升桥梁安全通行能力,2024年8月16日,广园路下塘西路立交桥拆除重建工作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跨广园路段外的全部旧桥拆除工作,计划于2025年9月建成通车,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项目管理中心坚持以“小切口”为核心,把人民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抓好抓实。洛溪大桥是连接海珠区与番禺区的重要过江通道,早晚高峰机动车,特别是非机动车流量较大。部分市民反映“洛溪大桥非机动车道出口(海珠端)早晚高峰期存在一定拥堵,希望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此类情况”。2024年10月,项目管理中心积极会同交警部门进行实地踏勘,研究制定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实施“扩宽出口”“延长坡道”“增加导流水马”等微改造措施,对海珠端出口进行扩宽平顺优化处理。改造完成后,经持续车流监测,非机动车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市民普遍反响良好。
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主动适应群众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让更多群众共享交通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果,是项目管理中心对交通领域共享发展理念的全面践行。2024年12月,位于广州大道北的红旗市场人行天桥无障碍电梯顺利完成安装调试并通过特种设备安监部门的验收合格,于2025年1月开通试运行,满足市民“无障碍过街”“轻松过街”需求;春节前夕,七条重要道路提升工程(一期)五羊邨人行天桥东南方位无障碍电梯已正式投入试运行,周边街坊出行更方便。崭新的电梯矗立在天桥两侧,居民乘坐后点赞道:“抱着孩子,走路过街真的很辛苦,现在好了,电梯一键直达家门口,毫不费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项目管理中心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持续锚定交通项目建设核心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为广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