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新闻动态 媒体评论

解后顾之忧 助银发就业

www.guangzhou.gov.cn2025-02-28 17:10:28来源: 广州日报

“原本以为多工作就有加班费,没想到却是白付出啊。”近日,媒体关注超龄劳动者再就业的现象,发现不少老年群体重新就业后权益难以保障,面临着“打黑工”“白付出”的尴尬境地。(2月27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老年群体再就业渐成社会趋势。客观上,这是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现有市场劳动力短缺的必然结果;主观上,这也是老年群体满足需求、实现价值的不错选择。借用网友的一句话,“60、70岁,正是闯的年纪”,不少老年人经验足、技能强、愿意自力更生,再进入职场仿佛自带“外挂”。不久前,“老人再就业简历含金量有多高”的话题就冲上了热搜——一些老年求职者不仅是“行走的经验包”,还“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让人充分感受到银发族的含金量。

然而,老年群体再就业仍面临不少后顾之忧,最典型的就是就业保障。有没有年休假?加班有没有加班费?高温津贴能不能拿?摆在很多老年人面前的现实困境是,即便找到了工作,他们也很可能无法正常享受相关权益。究其缘由,还在于现行制度框架下,社保、工伤等机制不健全,无法全方位覆盖再就业的银发族,导致他们的劳动权益不在“服务区”。

《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今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保障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这是首次从法律层面对保障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提出要求,意味着定心丸、安全感,有利于减少银发群体再就业的后顾之忧。

但也要看到,我国银发族人群庞大,其就业权益保护问题纷繁复杂,必须及时推动全面系统化的配套改革,完善好、衔接好老年群体就业保障机制,让他们安心就业、无忧劳动。

从现有问题来看,可尝试两种破题思路。一是对现有保障机制进行“扩面”。要从法律层面明确“超龄劳动者”的定义、范围及所享有的权益和待遇,尽快实现社保等福利对银发族的全覆盖,为他们兜牢安全网。二是需要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当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通过调解、仲裁等多种途径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在遭遇侵权时有渠道申诉。总之,对银发族的就业保障短板要加快补齐,才能让余热更加“火热”。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