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启幕。面对全球贸易壁垒暗流涌动、单边主义逆风频吹的复杂局势,“中国第一展”以“开放共赢未来”的姿态破浪前行,再次成为世界观察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自1957年诞生于封锁与隔绝的困局中,广交会始终以“破局者”的身份见证并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结。透过本届广交会,我们不仅看到了我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初心,更看到了我国外贸企业通过制度型开放、技术赋能与市场重构等方式,以更主动姿态拥抱全球化的决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钟达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王燕、杨耀烨(除署名外)
从“出生纸”到“破冰船”
应对贸易壁垒 承载“破局”使命
广东省档案馆近日公布的档案揭开了广交会创办历史的厚重面纱。1957年3月4日,外贸部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同意四月份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文件,不仅是广交会的“出生纸”,更是一份“在封锁中突围,在隔绝中联通”的“宣告书”。一纸珍贵的文件承载了广交会“破局”的现实使命。
首届广交会架起了中国与世界的信任之桥,以“重合同,守信用”的承诺,让世界看到中国外贸的诚意与实力。
今天,这一诚意与实力将再次通过广交会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改革开放后,广交会成为吸引跨国企业投资“引进来”的最佳窗口之一;从2007年第101届开始,广交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一字之差展现了互利共赢的开放决心。
昨天中午,广州上空出现日晕景观,图为昨日12时左右拍摄的广交会场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子良摄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局势下,进一步办好广交会将为全球经济合作、国际贸易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熊爱宗看来,应该利用广交会,继续展示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的信心与决心。他表示,应该将广交会打造为各国携手推进全球化发展的平台,“广交会可以成为各国携手推进全球化、共同商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之策的平台,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
从产品“出海”到全能“出海”
一步一个脚印 见证开放维度
第137届广交会的三期展会,分别以“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为主题,共设55个展区、172个产品专区。从展区、产业的设置布局,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对外开放“一步一个脚印”的深层变革。
从产业来看,从“广州制造”到“广州智造”的转型升级,彰显了技术赋能的新优势。本届广交会第一期增设的服务机器人专区,集中展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最新成果,成为境外采购商关注的焦点。
今天的广交会不仅是商品的交易场,更是技术、规则、标准的竞技场。据悉,第137届广交会将整合优化贸易服务展区,招引了30多家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参展,为广大外贸企业对接合作、数字化转型提供便利。
广交会这一广阔的对外平台也推动着企业“主动对接国际规则”。例如,随着境外采购商更加偏爱绿色产品,参展企业也在做好绿色产品方面下足功夫。此前,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就在广交会上为多家中国外贸企业颁发温室气体核查声明,并为产品颁发碳足迹核查声明书,通过对碳排放基准线的核算,帮助企业进行碳排放核查,帮助企业改善生产工艺,使用低碳循环的材料以降低能源的排放,同时也为企业在绿色供应链建设方面提供更多专业指导,让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国际买家的需要。
从“多元化”到“深耕市场”
在挑战中重塑全球贸易版图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阴云下,第137届广交会交出了一份逆势上扬的答卷: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约3.1万家。其中出口展展位数近7.3万个、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
从广交会公布数据来看,截至4月13日,本届广交会已有21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万名境外采购商完成预注册,其中包括全球零售250强企业68家、世界500强企业20家、综合零售类企业93家、行业类企业162家。截至4月8日,预注册的境外采购商中,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占72%,来自金砖国家的占27.4%,来自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占15.4%,来自RCEP成员国的占11.7%,来自中东国家的占14.3%,来自欧美国家的占10.52%。从行业类别看,工业制造类、电子家电类、照明及电器类、时尚类、建材及家具类等行业的境外采购商预注册人数位居前列。
近几届广交会上,越来越多参展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份额实现增长。“公司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产品主要出口到印尼、沙特阿拉伯、泰国等地。”温州市爱好笔业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李川表示,公司开发了更符合当地审美风格和书写习惯的产品。
熊爱宗也认为,广交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部分企业出口因关税战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广交会可以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开拓其他市场,降低有关地区关税政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记者观察
以“开放”破壁垒 广交会破浪前行
近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已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讲述了一支“简单”的铅笔的故事,条分缕析地呈现了“价格体系让数千人分工合作一起制造这支铅笔”的过程。
一支铅笔,就足以看出多边贸易的重要性——而广交会正是多边贸易的“大熔炉”。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开放共赢的基因始于西汉的丝绸之路,延绵至今。正如熊爱宗所说,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一些国家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得人心,预示着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长期来看必然破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全球经济史中,开放就是那个“道”——相信中国的“同道人”会越来越多。
与多边贸易打出“精妙配合”的,是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自主开放意味着我们开放的主动与独立,单边开放反映了我们开放的自信和真诚。全球贸易格局的调整、产业链的变迁,对中国也可能是转型升级的契机。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贸易壁垒筑得再高,中国的产业链能力也不会被夺走;风高浪急,更需同舟共济。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大船,在中国、在广交会上可以找到“海阔天空”。
(编辑: 广州网 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