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体育中心改造后焕然一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 摄
4月23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五运会”)迎来开幕倒计时200天的重要时刻。
再过200天,广州这座运动之城将继1987年六运会、2001年九运会和2010年亚运会之后,举办又一场综合性体坛盛会。“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弘扬,更是对体育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庄严承诺。
连日来,十五运会测试赛已经在修葺一新的越秀山体育场、天河体育中心有序展开;十五运会吉祥物和相关特许商品亮相北京路、广交会、广州图书馆,全运激情洋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全运号”主题列车在广州海珠有轨电车正式上线,十五运会元素成为一江两岸最美的风景;“全民全运嘉年华商都商圈共欢腾”广州首届国际体育嘉年华主题活动将于4月26日在天河体育中心启动……
这一切都预示着:十五运会筹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广州市民和社会各界翘首以盼。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嘉晖 通讯员庄嘉宝
海心沙、广州塔轮播关于十五运会倒计时200天的宣传标语。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一)场馆焕新 赛事上新
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200天拉开了众多体育赛事活动在广州轮番上演的序幕,也成为广州喜迎盛会、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的新契机。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千年商都”的美誉,拥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广州曾举办过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女足世界杯、乒羽世界顶级大赛、世界田联金标赛事广州马拉松赛、国际龙舟邀请赛、市长杯、户外运动节、体育节等久负盛名的体坛盛会,是名副其实的“体育之城”。
据悉,广州首届国际体育嘉年华启动仪式将于4月26日在天河体育中心举办,经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四星跑道也同时正式亮相。届时,城市合伙人、广马选手代表,以及来自全市20个跑团的300名跑步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将共同尽情奔跑、畅享全新跑道、感受城市脉动。焕新升级后的天河体育中心将成为市民喜闻乐见、无界穿梭的全民健身体育公园,除了即将启用的四星跑道,利用天河体育场二层平台打造的全天候空中环形跑道将很快投入使用。
在人工智能赋能全行业、全领域的浪潮中,广州将打造全市统一的体育场馆智慧运行管理云平台,实现人、物、事的实景化管理,为全民健身、赛事运行、日常运营提供数字化支撑,提升市民运动体验。
2025年,广州将着力打造国际体育赛事中心名片,系统谋划赛事消费矩阵,计划举办500多场体育赛事活动,十五运会元素也将贯穿全年。5月10日至11日,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运动员和技术官员,将来穗参加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田联接力赛,世界顶尖接力选手将共同上演充满竞技性、观赏性的接力盛宴。
今年端午期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系列活动遍布各区,打造凸显广府元素、呈现非遗魅力的龙舟盛宴。此外,广州市第十九届青少年运动会正在火热进行中。以贯穿全年的体育赛事,持续激发城市活力,实现“办赛更精彩”与“消费者更热捧”良性互动,促进赛事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
据悉,今年3月底,广州23个场馆全部实体完工,改造后的场馆兼具绿色低碳、智慧科技、无障碍、全龄友好等特色亮点,天河体育中心、广州残疾人体育中心正申报全国首批既有体育场馆无障碍环境最高等级三星级认证。
焕新后的场馆各具特色:省奥体中心演绎“飘带”新韵,体育场二层平台增设2.8万平方米公共空间和一条可全天候使用的环形跑道,新增绿化面积3.96万平方米,实现“人民的体育公园”美好愿景;天河体育中心是全国首个近零碳既有大型体育场改造项目,累计改造无障碍盲道1463米、新增绿化面积7309平方米、新增林下公共活动空间10个,打造“全民无界体育公园”。作为“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本次改造融入富有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骑楼空间,尤其北侧贯通烈士陵园—英雄广场—省体育场750米传统红色纪念轴线,跨越千载的传统在开放与创新中焕发新生。
(二)体育赋能 消费发力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体育赛事提升了城市的硬件设施和软实力,展现了城市的独特气质与魅力,优化营商环境,叠加人才聚集,将推动城市新一轮的高质量发展。
正因如此,广州以举办赛事为契机,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呈现宜居、宜业、宜游的鲜活场景,吸引更多人来到这里观光、创业、生活。
近年来,广州群众体育欣欣向荣、竞技体育位居全国前列,体育产业总规模连续3年超过2000亿元,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超过630亿元,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动能,成功入围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城市。
体育赛事活动成为创新消费的新场景、新领地,体育社交、体育研学、体育旅游正在成为消费领域的热词,也刺激新业态高速增长。
广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在体育拉动消费方面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成效卓然。
积极落实体育总局“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工作要求,联合商务、文旅等部门开发“跟着赛事游广州”“跟着赛事品美食”精品线路,串联赛事现场与珠江夜游、西关美食、广州塔等城市名片,推出“观赛+旅游+购物+美食”等定制产品。
结合重大赛事和“羊城消费新八景”,创设“广州体育消费季”,联动城市合伙人、头部商户加推“沉浸式消费体验”“赛事专属礼遇”,联动天河路、北京路等各大商圈开展特色演艺团体快闪、购物餐饮优惠等促消费活动,营造多元消费场景。
近期,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部委发布关于做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广州市体育局将联动各区,充分利用广州山野河湖、绿道碧道等自然资源优势,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接下来,市区两级将组织开展户外运动系列活动,举办登山、路跑、冰雪、水上、滨海、竞速等嘉年华活动,构建年有亮点、季有品牌、月有赛事、周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带领更多市民走进户外、走向自然。
高效整合城市资源,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全面带动消费提质增效,广州精心策划打造国际体育嘉年华——一场融合体育激情、商都活力、全民共享的城市盛会。
(三)合伙广州 一路生花
4月22日深夜,广州海心沙上空,无人机矩阵激扬升空,用一场灯光秀点亮花城夜空,在广州塔的霓虹灯掩映下,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欢乐出场,“全运嘉年华 广州ALL利给”“十五运会倒计时200天”“拼经济 保安全 办全运 提品质”“增强消费能力 改善消费条件 创新消费场景 释放消费潜力”“全民全运嘉年华 商都商圈共欢腾”“全新Coming 广州购ing”等光影呈现的标语,代表了广州喜迎全运、奋进争先的决心和信心。
聚焦广州市委提出的“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的工作主线,广州市各行业、各领域众志成城,吹响了喜迎全运、拉动经济的号角。
为了举办一场圆满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用“硬实力”与“软情怀”书写了一份城市答卷,在硬件的锻造上,以“广州速度”诠释“中国质量”。
据悉,在新一波科技浪潮席卷全球之际,广州面向社会公开征集406项科技项目入库,召开11场共36家企业参加的对接会,最终14项科技创新应用专题项目脱颖而出,将带来赛事服务新体验。
科技赋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成为常规动作,“数字人志愿者”将解决传统志愿服务在语言沟通、多场景覆盖中的痛点;10米级精度智能气象系统可以每12分钟输出一次精准预报,为帆船、马拉松等户外赛事提供“米级”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乘十五运会东风,广州将城市推广宣传做实做足,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实现广州“开放胸襟”与“城市温度”的双向奔赴。
自去年12月18日“十五运十五城”北京始发以来,国际、国内、省内三个维度“十五运·十五城”系列精彩呈现。伴随着《一路生花》的悠扬乐曲,全运广州的传播一路走过贵州毕节、安顺、黔南,重庆巫山等东西部协作城市。在对口支援的西藏林芝,在万人齐跳锅庄的波密市民广场,广州原创主题曲《全运来四方》更显嘹亮。不远万里,广州还将十五运会元素送到德国汉诺威、加拿大温哥华、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匈牙利布达佩斯、菲律宾马尼拉等国际友城;在粤港澳大湾区,通过100多名来自15个城市的粤港澳三地志愿信使,以视频接力为全运打call,开启了云端十五城湾区行联动。
“引进来”方面,广州“城市合伙人”计划吸引了众多企业向花城伸出橄榄枝,154家国内外企业已闻声而来,约15家企业已启动广州城市合伙人的协议签订程序。
广州推出首个以体育为主题的城市嘉年华,以焕然一新的天河体育中心、天河路商圈为核心区,打造“全民全运嘉年华·商都商圈共欢腾”的消费大场景,释放消费潜力。全市11个行政区、天河路北京路等商圈、100多家文商旅体和广州城市合伙人相关企业,将“全城总动员”,齐心协力扩大内需。让城市“动起来”、经济“活起来”、市民“乐起来”。
在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参与支持下,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将成为2025年的超级“流量明星”,产生庞大的“体育流量”,缔造丰硕的“经济增量”。
(编辑: 吴嘉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