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国防教育 国防纵览

品读“天府之国”的国防画卷

www.guangzhou.gov.cn2020-06-16 11:18:10来源: 解放军报

抗战时期因军事需要而修建的双桂寺机场,当时被称为“紧急国防工程”,后更名为成都双流机场。如今的双流国际机场已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航空枢纽。图为今年四川最后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返回成都时,所乘坐的航班在双流国际机场受到“水门”礼迎接。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自李冰父子开凿都江堰始,成都这个“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历经沧海桑田,获誉绵延千年。

回眸追溯,蜀郡太守李冰治水并不是为了军事目的,其修建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出天府之国。富庶起来的蜀地为秦横扫六合、一统六国提供了有力后援,并从此成为中国战略大后方,也以富庶温润为底气,形成“水般随性,竹般坚韧”的独特精神气质。

都江堰、武侯祠、川军、歼-20……品读着这串看似不搭界却又有机相连的“蜀地图语”,记者在这座有着2300多年建城史的西南历史文化名城发现,随性而坚韧的特质,奇妙融合在历史人文、社会发展中,更浸润着这座西南重镇的国防建设。

国防理念融入城市血脉

穿过袅袅青雾、满目幽绿,自岷江出山口——世界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出发,向成都方向行驶70余公里,在黄龙溪古镇边的碧绿田野中,伫立着一座宽阔营院:四川省成都市国防教育训练基地。

步入其中,军事训练区、兵器模型展厅等区域划分清晰、设施齐备。“我们主要通过开展学生军事训练、卫生救护等课目,来加强国防教育。”自基地2008年成立便担任教官的吴清明告诉记者,基地迄今已承训百万余人,2012年9月获评“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成都并非一座国防特色鲜明的城市,但类似聚焦国防知识宣传普及和技能实践的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少年军校等并不少,与悠闲之都和谐共生。国防浸润,如润泽成都平原的都江堰,从古至今绵绵不绝。

“网红地标”宽窄巷子,因老成都的悠闲生活体验闻名遐迩。谁能想到,300多年前,这里是一座戒备森严的城池。康熙五十七年平定准噶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在当年少城的基础上修筑满城,设官街8条,兵丁胡同42条。兴仁胡同是如今广为人知的宽巷子,太平胡同是窄巷子,宽巷子住文武官员,窄巷子住士兵。如今,窄巷子32号门头老墙上,还留着拴马石……

“最成都”的人民公园建于1911年。现在是成都的国防教育主题公园,每逢国家公祭日、党史军史重要纪念日,这里都会组织纪念活动。成都人爱到这里喝茶赏菊、避暑荡舟,游客大都会挤出半日,依着竹林小溪体验喝茶、采耳等市井生活的安逸。悠然间,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现代国防科技艺术浮雕、川籍抗日将领故事长廊等12处纪念设施分布其中,让人不经意间耳濡目染。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漫步其中,体会岁月静好来之不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连续7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成都,国防浸润似古诗描绘——

全市数十个国防教育基地、抗战纪念设施场馆对国防教育活动优惠或免费开放;市国防教育学会讲师团常年依托知名文化讲坛开展专题讲座,先后邀请金一南等军队知名专家前来授课;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城市人民防空演习;在建军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市各大媒体平台发布国防相关内容……

2019年11月11日是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纪念日,成都各类新闻媒体刊播70年来人民空军的建设成就,交通移动电视、户外显示屏滚动播放寄语,四川军地联合举办的“我爱祖国的蓝天”主题摄影展免费开放,前来参观影展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人深情留言,表达对军人的敬意、对国防建设的礼赞。

国防印迹植根城市巷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成都作为战略大后方,在清朝“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潮之后,还经历数次迁徙,随同人口大军迁来的,还有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浓郁的国防气息——

抗战时期,北方27所大学迁来成都,华东和华中200余家工厂迁入四川,后来回迁时不少人选择留下。1949年后,大批军政干部南下四川。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成都为中心,又迁来上千家工厂和科研机构,展开涉及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的三线建设……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一些当时只有代号的兵工厂,一部分随着时代发展沉淀为城市记忆,但仍有很多星罗棋布般分布在成都市域。飞机设计、航天通信、发动机、光电仪器……单听名字,尖端、“硬气”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在成都,说起“成飞”无人不晓。全称为“成都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飞”早已成为成都人的骄傲。歼-20、歼-10系列战机都是在这里研制生产的。

这里创造了成都最值得骄傲的国防记忆。创建于1958年的“成飞”原名是“国营132厂”,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专家和工人从大江南北汇集而来,研制生产歼-7系列、歼-10系列等数十种型号、数千架飞机,成为中国重要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近年来,“成飞”更以歼-20战机的高光亮相,不断夯实我国的国防实力。

当国防文化植根城市,便有了“随风潜入夜”的力量。成都另一座昔日的兵工厂已蝶变为文创“梦工厂”。在成都高攀路一家工厂门口,记者看到大门两侧一边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二二工厂”,另一边是“BY YOUNG·1906创意工厂”字样。顺着缀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标语的青砖围墙浏览历史图片,顿感时空交错——

1877年,成都创办四川最早采用机器制造枪炮弹药的机器局。眼前这座建于1906年的白药厂,为机器局生产火药。1939年改为兵工署第五十工厂艺徒学校。1950年解放军接管后建立军械装备专业保障服务基地,1964年更名为七三二二工厂,曾经为国防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大隐隐于市。穿行其中,昔日的火药味早已消散,红砖厂房、攀满爬山虎的老办公楼间,聚集着体育健身、影视创作等50余家文创企业,沧桑中洋溢着现代文化气息。走遍成都,记者发现,各级政府倾力打造的工业遗址文创园,还有东郊记忆、四川齿轮厂记忆馆等多处,不少青年趋之若鹜,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可了解曾经的历史,感受这座城市的国防印迹。

国防建设拓展城市视野

“最牛空军班!一个班17人被录为空军飞行员!川大附中太棒……”2019年酷夏,社交平台热传的一则消息,让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航空实验班进入人们视线。

“航空实验班已纳入成都市教育局、科技局和市科协确定的‘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空军招飞局成都选拔中心领导介绍,他们按照“军地合作、联合培养、多元保障”机制,探索军事飞行人才早期培养新模式,中考时严格筛选,在高中超前培养,2018年毕业的首届航空实验班有17人考取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员,去年毕业的第二届实验班又有17人被录取。

《隋书·地理志》称成都人“士多自闲”。其实,在巴蜀文化熏陶下的成都人,关键时刻会迅速收起他们的闲适本色,转变为骁勇的状态。

成都平原飞出去的“长空卫士”,在空中留下他们的追梦足迹:空军唯一3夺“金头盔”的飞行员、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原旅长蒋佳冀,就来自成都列五中学。2014年珠海航展,4名中国空军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驾驶歼-10战机潇洒翱翔,其中3名女飞行员都是由空军招飞局成都选拔中心选拔参军。

城市性格来自传承。自古被家国情怀滋养的成都,在2016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评选中,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包含4个“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的城市。其中的崇州和邛崃之间有个大邑县安仁古镇,是抗战名将刘湘的故乡,附近的建川博物馆等国防教育基地声名远扬。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壮士群雕广场、抗战老兵手印广场、中流砥柱馆、川军抗战馆……置身建川博物馆,仿佛回到浴血奋战的年代。七七事变后刘湘率30万川军出川抗日。“敌军一日不退出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刘湘在前线病逝前的遗嘱至今振聋发聩。同是成都人的王铭章将军,率五千余将士死守滕县,最终壮烈殉国。

记者在建川博物馆和成都博物馆见过同一组历史图片:抗战时期,数十万人民披星戴月、肩挑背扛,在成都周边修扩建军用机场。觅着机场名称,记者欣喜发现,许多为抗战胜利架起的“天路”,至今仍“鹰”飞“鹄”落。今春抗疫斗争中,运-20等多型运输机数次从始建于抗战时期的机场起飞,运送军队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驰援武汉……

岁月更迭,这块热土充满惊喜。2019年8月17日,全球第一颗以古文明遗址命名的“三星堆号”AI卫星发射升空,助推成都广汉航天产业发展及西南“卫星城”建设;11月20日,成都舰入役中国海军北海舰队,这艘现代化防空驱逐舰正乘风破浪、护卫海疆……

静静流逝的岁月,永远不变的国防情怀。这些带有成都烙印的卫星升空、战舰下水,记挂在成都人的心上,拓展着成都人的国防视野。

(编辑: 刘卓莹)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