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工会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www.guangzhou.gov.cn2022-04-21 09: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

【内容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需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作为引领。本文以工匠精神为研究课题,分析当前工会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文章旨在提高工会建设工作,加强工会工匠精神的弘扬,促进工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工会;工匠精神;技能提升;技术创新;赋能成长;信息化

一、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于国,匠心之士为重器;于家,匠心之士为顶梁;于人,匠心之士为楷模。工匠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类似于职业精神的一种工作品质,这种品质是诸多特征的集中表现形式,主要包括职业技能、职业知识、职业态度以及职业信仰等几个维度,是一种抽象化的概念和表达[1]。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工会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上表示,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工匠精神包含“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并强调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奋勇前进对弘扬工匠精神发出了迫切呼唤: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孜孜求索,使劳动更专注、更专业、更高效、更科学、更富有创造性,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力量,在守正创新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工会应当本着大国工匠的精神,承担新的责任,取得新的成果。

二、工会在弘扬工匠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技能提升渠道单一

职工职业技能的持续提升是弘扬和发展工匠精神的基础,要发挥工匠精神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就必须保证专业技能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和行业权威性。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企业,尤其需要持续性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打造一支规模庞大、职业技能扎实、创新力强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形成人才与企业的共赢发展。以笔者所在的企业工会为例,目前单位员工总数为968人,拥有职称的员工730人,职工职业技能评定工作由人力部门负责,据统计截至2022年2月,高级职称员工总数为262人,教授级高级职称员工总数为46人,高级职称员工占比约27%,教授级高级职称员工占4.7%。其中不少职工表示,职称评定有利于专业技术及知识理论的提升,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还需要“因地制宜”。由此可见,提升职工职业技能不仅仅单靠国家技术职称的评定,还需要多层次、多渠道、更全面的工作方法,目标是让职工在实践中丰富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提升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努力培养职工成为行家能手。

(二)培育创新型技术人才有待加强

创新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创新型技术人才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指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2019-2021年三年期间,企业技术人员获专利三年总平均增长额11项,平均增长率为18.3%。

调研结果说明,工会在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仍需要持续提升。2022年1月10日,国家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到2025年企业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显著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年均新增100项左右升级和创新消费品。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都感到了技术人才储备的不足,技术型人才“找不到、稳不住、留不下”,流失严重。

(三)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缺乏长效机制

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工会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让职工发自内心意愿以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工作状态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2]。目前,我国工会在塑造职工职业精神、引领职工创优争先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效,职工队伍总体呈现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面貌。但在访谈中,笔者发现企业工匠人才的创建情况通常是工会领导带头、职工积极响应,没有形成工匠人才培养自觉长效机制。有些年轻职工认为,工匠人才的评优创建会占用很大精力,很可能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收入不增反降,导致对获取技术创新奖励的积极性不高,对工会组织创建的评先活动认同度不高,往往只看重当下的经营收益,认为单位没有建立很好的创新成果激励机制。由此可见,在持续性鼓励职工创新、创造、创优,做好创新型人才激励保障工作,长期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方面依旧任重道远。

(四)智慧工会构建有待进一步发展

根据全国总工会关于“互联网+工会”的相关论述,智慧工会构建是依托工会组织和工会网上平台,对工会系统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和加工,推进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以职工为中心、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相互联动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在智慧工会方面,目前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信息技术人员配备上存在不足,“线上+线下”的协同能力不强,工会不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职工群体的内部结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制度,因此就不能及时、精确地分析出各信息要素与工匠精神的相关性,容易造成工匠精神宣传、教育、组织工作不到位,活动措施不精简,达不到预期效果。基层工会在推动“智慧工会”工作中阻碍较大、手段欠缺,依旧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在如何用好市总工会搭建的“互联网+”工作平台、增强工会会员粘性、提高会员活跃度等方面缺少相应实践经验。

三、优化工会弘扬工匠精神的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培养职工成长成才

在提升职工职业技术方面,不仅只有国家职业技术认定一条路子可走,企业工会应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多举措培育企业职工成长成才。一是企业工会可以引导企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工作机制,做好职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鼓励和推动企业建立健全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办法;二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技术生产力,发挥工会管理职能,联合内部管理部门制订职工技能建设规范,形成自觉长效机制。三是鼓励基层工会发挥技能提升的自主意识。基层工会是与广大群众联系最为紧密的工会组织,鼓励基层工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与工作实际结合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让职工技能提升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

以总院工会为例,结合市政设计行业对BIM技术的广泛应用,2020年基层工会举办首届BIM大赛,从培训、初赛、复赛、决赛历时6个多月,职工不仅在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的过程中收获专业技能的提升,也将竞赛课题与污水厂设计、路桥设计、景观设计、隧道设计、工艺研发等实际业务结合起来,让成果为工程实际服务,最终由专业机构颁发结业证书,由企业工会颁发荣誉证书,并提供相应物质奖励。该技能竞赛,在职工中反响热烈,并促进了其他基层工会自觉组织技能竞赛的热情,形成了各基层工会两年一次技能竞赛的长效机制。

(二)促进工匠人才赋能成长

一方面工会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聚合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多方资源,为职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服务,监督企业落实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严格规范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引导教育培训内容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理论讲解和实操演示相结合、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协调、专业性与趣味性相配合,加强教育培训课程的针对性、适用性[3];同时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并行,增强培训灵活性。

另一方面工会应充分发挥建设职能,鼓励工匠人才通过技术创新赋能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的“场论”指出,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除与自身能力素质有关外,与所处的环境有着直接关系[4]。通过创新技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本增值;通过鼓励人才自治提升创新型人才企业管理的参与度,比如可以建立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形成创新技术品牌;通过社会工作、公益服务等方式去实现工匠人才与社会发展之间的黏合性、共享性,形成工匠人才赋能成长的发展生态。

(三)加大激励保障力度

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着手,注重将物质激励和荣誉激励相结合,在物质激励上,可以依照技术职称和专业等级提升薪酬待遇,对在劳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技术能手提升工资等级,允许技术带头人或者取得创新成果的职工技术入股,提高技术人才在各级各类评优评先活动中的占比等。

在荣誉激励方面,传承发扬工匠精神是职业技术提升、专业技能创新的“精神之钙”。2021年,总院工会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广州市十大先进集体,近五年创建广东省女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培养广东省巾帼文明岗队伍1支,广东省“南粤工匠”、广东省先进女职工各1名,广州市巾帼文明岗1支,广州市工人先锋号队伍1支,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1名,2021年,总院工会推荐的7名职工荣获集团首届“杰出工匠”荣誉称号。上述荣誉的取得,一方面是社会对企业及个人贡献的肯定,激励了总院工匠人才,继续以“工匠精神”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激励更多的普通一线职工向工匠看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企业管理角度,总院已经逐步构建起“匠心设计”品牌形象,是工匠精神与企业经营品牌化管理的创新尝试。品牌竞争是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和培养活动中,可以结合企业战略和品牌管理,从实际出发,平衡好“工匠精神”与“企业品牌”的传播策略,建立以工匠精神为重要内核的企业文化,让工匠精神融入管理内部,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四)推进数据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实名制基础数据的采集是职工数据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各级工会的开展工匠培育活动的载体。工会可以通过制定实名制数据采集实施方案及工作成效考评细则等方式加大对数据采集工作的推动力度,形成长效的指导、监督、考核机制。基层工会要加强组织领导,由基层工会主席担任本级数据采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组织配备工作能力强、政策业务素质高的人员,按时保质完成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同时,各级工会要注意做好相关数据保密工作,专人保管各种采集表和计算机数据,确保信息安全。

四、总结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强调,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强调技能型人才职业精神,是具备时代发展最急需的“工匠精神”,强化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将会摆脱“中国制造”简单粗糙的命运,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通过工会组织弘扬工匠精神,进一步提升职工素质,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加强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导,牢牢把握“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需要工会贯彻落实职业技能提升、人才创新赋能、协调激励保障、管理智慧共享的工作策略。只有以人为本,让弘扬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落到实处,才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一起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吴玉珍.国有企业工会对培育工匠精神的作用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8(24):2.

[2]马俊怀.在"培育工匠精神"中体现工会工作价值[J].赤子,2018(29):16.

[3]张炜.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杭州制造[J].杭州,2019(36):3.

[4]叶双慧,程明.从勒温场论看国企人才流失[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3):14-16.

[5]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教育发展研究.2016(11):66.

作者: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马媛媛 黄曼

(编辑: 龙煜广州网)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