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思路探究(2023年12月)

www.guangzhou.gov.cn2023-12-25 09: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

【内容摘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红色资源利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广州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时代使命和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和面临挑战,深入研究以文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球优秀城市经验,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营造、文化风貌塑造、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治理创新五大方面提出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思路,从红色遗产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统筹开发、红色产业培育发展等维度探索支撑保障机制创新,以期为广州高标准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建设

一、应时代: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州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广州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散布在羊城大地上的丰富的红色资源、浸润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红色基因,是党史、新中国史和广州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是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也是广州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不竭动力。2019年,广州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2021年,“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被写入广州“十四五”规划纲要。高标准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就是要以弘扬百年红色精神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以用好用活红色文化资源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以释放广州红色资产潜力和价值彰显高质量发展伟力,这是广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时代使命和必然要求,是广州投身粤港澳大湾区软实力竞争新赛道的有力抓手,也是广州市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目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引领老城区全面提质和活力再生的重要举措。

二、思当今:广州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基础条件和面临挑战

(一)取得成效

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建设,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红色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加强科学保护,让红色血脉“传”下来。深入研究党史城史,扎实开展红色资源调查普查,2019年形成由物质遗存、人文活动组成的619项红色资源名录,2021年公布首批214处市级革命文物名录,完整清晰地呈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广州留下历史烙印,在全国红色资源中具有突出地位。依托数字化技术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一张图”基础数据库,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其周边环境的优化提升进行“一图一表”精细化管理,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保驾护航。

二是用足绣花功夫,让红色地标“显”出来。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的原则,高水准打造了见证了中国开创革命新局面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走出华南首个马克思传播者的杨匏安旧居、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农讲所等一批红色文化地标。其中,杨匏安旧居修缮及活化利用以第一名入选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廖承志举办新闻界招待会旧址、广大路中共广州市委机关旧址等被纳入国务院第七次督查全国典型经验做法,为更多红色革命文物焕发新活力提供样本借鉴。

三是谋划匠心展陈,让红色课堂“活”起来。策划“恰是百年风华——广州红色筑迹展”“南粤古驿道红色印记展”“羊城党迹行展”“笔尖下的曙光——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进步报刊选萃”等一批精品红色展览,结合革命事件发生地,利用开放的展馆场所,充分运用利用数字化、可视化等数字科技,打造家门口的红色学堂,以多种方式积极讲好广州红色故事、传播广州红色文化。推出广州红色史迹历史地图,方便市民了解红色足迹,推动红色资源成为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

四是融入城市发展,让红色街区“亮”起来。以56处革命文物、历史建筑、红色展览为载体,串珠成链,打造红色基因步径,以文化线路带动地区综合发展。以许卓、许锡缵故居、廖承志举办新闻界招待会旧址等35处红色史迹的保护修缮为触媒,深入实施史迹周边地区的风貌治理、空间活化、设施改善、交通优化、产业升级,激发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美好生活范式,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推动红色史迹保护利用和城市街区高质量发展协同互促。

(二)面临挑战

当前,广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总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从全国范围看,广州红色文化品牌显示度、辐射力还远远不够。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自由行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发布的《中国红色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1)》,广州未进入2021年全国“红色旅游”热门城市前十名。二是“广州红”亟待与新时代新发展同频共鸣。广州要赓续历史之“红”,更要诠释当代之“红”、展望未来之“红”。在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地谋篇布局,释放文化资产潜力和价值,推动文化保护传承与城市各领域发展协同等方面,广州与全球一流城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三、寻借鉴:以文化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球经验研究

2016年,“人居三”会议发布的《新城市议程》提出“将文化作为城市规划和战略的优先组成部分”。放眼世界,伦敦、巴黎、东京、上海等全球顶级城市已开展了大量以文化引领城市发展和复兴的探索和实践,塑造了文化与城市共生共融的全球标杆和典范:

(一)文化资产利用方面。巴黎实行“建筑与遗产价值提升区”保护法,将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立体、多维、活力的城市资源进行动态更新与利用,并建立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的资金保障制度;伦敦持续开展老城重要历史地段复兴和历史建筑修缮活化,如将近200年历史的考文特花园市场提升成为充满活力的全球旅游目的地;

(二)文化空间营造方面。上海将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街区精细化治理、社区微更新工作相结合,精心打造了南昌路、多伦路等一批红色文化街区;伦敦将文化艺术发展和滨水空间复兴相结合,以工业遗产的活化再生为触媒,又开发出一系列世界顶级的文化设施,各种艺术展演和展览常年不断,将伦敦南岸打造为伦敦乃至世界最知名的现代艺术文化聚集地之一。

(三)文化产业激活方面。伦敦设立多项基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通过政府引导、银行和各种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构建融资服务平台,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文化融资模式;结合老城复兴推行“创意特区”计划,在规划、住房、商业发展、技术、超高速宽带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文化发展利好政策。上海以“五个新城”为重点打造红色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完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智慧文旅能级,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四)文化氛围培育方面。东京以奥运会等大事件为契机,启动“东京文化资源区”建设,结合不同区域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设计城市体验的巡回路线,并逐步开展大型的双年展活动以加强文化资源区的国际影响力。巴黎针对全市遗产点和特色场所组织了名为“发现巴黎”的36条参观线路,让游客通过不同主题多角度的认识巴黎。上海计划研发50条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使其成为最具吸引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

四、谋战略: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思路

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结合国家、省、市的工作部署,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以“全面建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的国家级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主要目标,本研究认为广州在理清百年红色时光脉络和精神谱系、做好广州红色文化与精神特质的地位与价值阐释等工作的基础上,可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营造、文化风貌塑造、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治理创新五大方面开展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工作:

(一)活态保护,让“文化遗产”变成“文化资产”。一是精修缮,按原式样、原工艺、原材料恢复红色史迹建筑本体风貌,对巷门、通道、庭院、围墙等红色史迹周边环境设施,进行全要素精细化治理,让红色史迹可感知。二是活功能,改善建筑内部空间,增设现代化设备,运用5G、VR/AR、人工智能等沉浸式数字技术,开启全新的红色史迹展陈游览体验,让红色史迹可阅读。

(二)空间协同,让“文化散点”凝成 “活力聚场”。一是连片区,结合城市更新,将重要红色史迹与周边文商旅优势资源、存量空间资源等进行整体谋划、统筹建设、主题包装和运营管理,以重要红色史迹为中心划定“红色一平方公里”品牌街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系统,开发更多红色文化体验项目,结合区内公房活化植入更多文化设施、文化空间,强化红色史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联路径,将红色史迹串联成可游憩、可漫步的红色秀带。围绕重大历史事件、领导人足迹等,构建环网相接、主次结合的广州红色旅游线路体系,串联各个重要的红色史迹和红色片区,优化沿线步行空间,提升慢行舒适度,结合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路径标识系统。

(三)精细雕琢,让“红色基因”刻入“城市表情”。一是“公园里”——结合主要街道沿线和老旧社区内低效用地、桥下空间活化利用,打造能够讲述红色故事和彰显红色时代精神的、具备国际美学品质的小微公园;结合既有公园品质提升和功能拓展,植入红色数字展厅、红色课堂等主题公共空间。二是“街道旁”——结合 “两纵三横”红色文化发展轴线以及广州城市道路品质提升计划,以城市家具、街道界面、绿化景观、夜景照明等全要素精细化治理,让红色匠心注入城市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三是“家门口”——结合具有红色文化底蕴的老旧小区改造,利用社区闲置物业打造“红色会客厅”基层共享空间,融合文旅咨询服务、社区探寻导览、人文艺术展陈、公益文化沙龙四大功能,引导社区居民成为“红色讲解员”,为社区红色微旅行提供多元服务。

(四)融合赋能,以“资源优势”促成“产业强势”。一是培育悉新业态,依托广州既有产业基础,挖掘广州存量空间,结合新经济新趋势,发展契合新时代且具有参与性、互动性的红色文化体验业态,加强与动漫、设计、数字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划定“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红色文化+文创”“红色文化+演艺”“红色+商贸”“红色+体育”“红色+数字技术”等产业融合微园区,培育新型红色产业空间,撬动地区发展动能。二是营造新体验,策划全年度红色文化“菜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大事件,助力老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空间有机更新;通过全年度、不间断的红色文化活动,结合遗产经济、夜市经济、车尾箱经济等带动新型文化消费。

(五)治理创新,从“政府主导”走向“多元参与”。一是显智慧,依托微信小程序、学习强国系统,开发广州红色文化一站式体验服务平台,全景呈现广州红色文化资源,提供红色旅游线上便民服务。结合“红色一平方公里”品牌街区打造,开发智慧旅游服务大数据平台。二是引资本,畅通社会资本参与红色文化品牌建设运营的路径,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下收益共享、项目合作、运营授权、空间(土地)激励相关工作机制。三是促善治,发挥红色时代精神,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红色一平方公里”品牌街区为先行示范,搭建“红色议事厅”平台,让居民参与区内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建设的协商决策过程,营造“人人参与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都是红色文化传承弘扬者”的生动局面。

五、优制度:强化和创新广州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支撑保障机制

当前,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相关政策、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借鉴北京、上海、福州等城市经验,本研究建议从红色遗产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统筹开发、红色产业培育发展等三个维度进行探索:

(一)完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机制。一是建立非法定保护对象的红色资源预保护机制,形成并公布红色资源预保护名单;针对濒危红色资源应开辟绿色通道并允许独立申报,以便快速、及时纳入保护名录并实施抢救修缮。二是支持红色资源文物和历史建筑合理开放利用。推动国有建筑免费对外开放,非国有建筑以收购、产权置换等方式统筹保护利用。对产权不清晰的建筑,其保护责任人可作为实施主体依程序申请修缮,可按不低于改造前的建筑消防标准对红色资源进行保护利用。鼓励和规范红色资源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引入文化创意、红色旅游、教育研究、公共服务、众创空间、孵化器、特色餐饮(木结构、砖木结构房屋除外)等多元活力功能。

(二)建立红色资源高效可持续开发促进机制。一是鼓励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纳入城市更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社区微改造等项目策划、规划、实施和预算,在规划可承载条件下,对红色文化保护传承贡献的项目按有关政策给予容积率奖励;统筹开发红色资源及周边公有物业资源,推动实行产业化运营。二是探索面向红色资源开发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创新,从产权转移、规划管控、建筑管理、遗产活化、工商许可、资金保障等方面研究规划管理程序简化创新,探索放宽企业及个人的自主更新行为准入条件;从容量管理、功能兼容性、绿化配置、消防设计、退界间距等方面,探讨制定匹配存量逻辑的适应性规划设计标准和指标创新,促进面向红色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创新行为。

(三)构建红色文化产业与新兴业态跨界融合发展机制。探索出台广州“红色+”产业融合发展激励政策,重点促进红色文化产业与文旅康养、影视媒体、动漫游戏、虚拟现实、教育培训等高新领域的跨界融合;结合广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数字经济产业区、文化金融产业区等重点产业片区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扶持和引入“红色+” 优质企业和初创企业,落实税费优惠和龙头企业、新业态企业贴息贷款、补贴等优惠政策,对形成行业影响力的“红色+”衍生品牌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六、结语

立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要求,广州要赓续历史之“红”,更要诠释当代之“红”、展望未来之“红”,让红色精神与广州的城市品格、红色风韵与广州的都市风范、红色引力与广州的发展实力、红色情怀与广州的人民幸福实现有机统一。本次研究探索了广州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的高标准建设思路,期望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为抓手,引领广州城市文化、空间、风貌、产业、生活等各领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以“红”塑城、以城彰“红”。

【参考文献】

[1]刘杰.广州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探求〔J〕.2021.

[2]陈爱华.广州红色文化品牌培育策略探究.党史博采(下)〔J〕.2020.

[3]杨军.广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与现代价值.文化学刊〔J〕.2021.

[4] 曹雨佳.广东红色文旅资源开发和传播的路径研究.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2021.

[5]肖晓阳.红色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经济师〔J〕.2022.

[6]周敬青.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发展若干规律探究——以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和新加坡为例.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

作者: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郑宇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