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政务信息 宣传教育 政工论坛

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的思考(2023年12月)

www.guangzhou.gov.cn2023-12-25 09:00:00来源: 中国广州网

【内容摘要】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精神动力。“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实现互联网+ 制造业的融合与重构,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也需要千千万万能工巧匠。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对于助推我国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成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凝聚上下游各产业链大批能工巧匠的劳动结晶。在现代社会,汽车制造企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应该成为制造行业的范例,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重点。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国制造;汽车产业;专注;品质

一、引言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计划,力争在未来十年实现由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强调“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应抓好的三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对比

目前对于工匠精神这一概念尚无统一的说法,不同行业由于产品形态、服务对象等不同,其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有所差异。通常所说的工匠精神是一种工作态度, 是职业精神的体现。可以联想到德国制造产业工人、日本秋山木工匠人,还有我国古代“能工巧匠”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等,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特征:一是专注,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做到最好;二是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总而言之,工匠精神就是爱岗敬业、专心技艺、淡泊名利、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据统计,存在超过200年的企业,以日本和德国的数量较多。二战后两国大力发展的制造业拉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在往后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较日本、德国的工匠精神,可为我国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接班人、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宝贵借鉴。

(一)“德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德国的企业基本没有一夜暴富、瞬间就成为全球瞩目的。它们往往一开始都是专注于某项产品、某个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后来发展成为经营数百年以上的世界著名公司,被业界称为“隐形冠军”。世界500强中,德国大企业不多,但是全球至少有一千多个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是德国企业。

(二)“日本制造”的工匠精神

日本对工匠传统的承袭与执着根植于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价值,这是一种由文化自信转换而成的坚持与执着。例如60年间只做寿司的饮食匠人小野二郎,还有经营65 年只有45 人只做永不松动螺母的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它们都在弘扬着“日本制造”的工匠精神:专注并做到极致。“日本制造”的工匠精神还体现在其精益管理上。表现在其大力推行质量管理改革:推行成全员主义质量管理、零缺陷运动,以及精英生产方式。

(三)“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

我国是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各行各业曾长期居于世界之巅,工匠精神有着深厚浓重的体现。《说文解字》描述到: “工,巧饰也; 匠,木工也。”《庄子》描述到: “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到了现代,中国企业不缺技术,而是缺少工匠精神,如果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则在世界制造强国的道路上永远落后。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远远还没达到制造强国的水平。我国与西方制造业对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我国许多行业,生产技术、管理模式、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都与西方相差无几,但由于生产者工匠精神的缺失,致使产品品牌和品质根本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

三、我国制造企业“工匠精神”缺失的分析

(一)低成本战略下的发展模式

利用低成本优势,我国制造业长期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以劳动密集型组装工厂为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就是不断转型追赶的模式,即工业化后努力转型向先进发达国家看齐。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背景下,往往产生的副作用就是经济发展的数量指标取代质量指标,全国各地的经济氛围都是追求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忽略了制造业在发展中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二)经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我国制造业在市场监管制度不完善的背景下,一度呈现出非理性的无限扩张,生产者工匠精神缺乏,品质意识淡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以及山寨商品充斥市场。大多数企业对产品高品质的追求,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因此无法突出新产品创新能力和强势的品牌,尚未摆脱“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另外,还有多数企业在经营上往往本着“什么赚钱就干什么”的思路去经营企业,在业务选择、产业进入、规模扩张方面缺乏战略性思考,无法真正专注于企业核心业务或产品,难以获得长久的竞争力。与工匠精神缺失相对的是,多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实质是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三)轻视工匠的社会心理定势

在当前金本位的价值观念和意识下,充斥着浓重的轻视工匠或技术工人的社会心理,再加上我国制造业大规模只重视效率和盈利,对于工匠精神的独立发展根本没有给予适宜的环境和经济支持,阻碍了工匠价值和地位的凸显。在职业教育社会共性评价心理上,上职中或技校是大多数无法进入优质综合性大学考生的“无奈”选择。特别是近年来,就算是大型制造工厂技术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也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在崇尚白领高人一等的社会文化中,蓝领职业技术工人缺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遭遇瓶颈和工匠精神失落的重要原因。

四、汽车行业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汽车是一种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大宗商品之一,每一个零部件的生产质量都关乎整车的质量,因此,一辆合格的汽车制造出来需要生产零部件的制造厂商拥有大量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工作态度的工人。因此,需要发挥工匠精神更加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才能促进我国汽车制造业稳步向前发展。如20世纪中期,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恰恰是这时涌现出一大批汽车制造业的企业家和工匠们,他们不畏困难从零的突破,舍己为公勇担重担,带领团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开展研发工作,正是这一种不服输的工匠精神引领下,中华民族汽车工业乃至这个工业体系才能迅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面向未来,汽车行业如何更好地培育“工匠精神”,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深化对汽车行业工匠精神的认识

新时代我国已加深认识,循序渐进地开展工匠精神培育运动,但对工匠精神内涵、外延、特征的认识还是较为肤浅,局限于传统的模式,将工匠精神限定于以手工作业为主体的范围内,没有充分考察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以汽车行业为代表的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工匠精神已经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早已渗透、转移、根植于汽车制造业及其每一个生产环节。类似QC活动的形式,汽车企业应系统性在各条生产线上开展工匠精神培育活动,同时也要逐步横展覆盖采购、营销、协调、组织岗位上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像汽车工厂这种大型制造企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更应该成为我国行业的范例,是工匠精神培育的重点。

(二)从领导及企业家层面重视工匠精神培育

许多研究学者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来研究领导风格对员工工匠精神的影响,他们认为包容性领导能够提供给员工一种具有信息性和支持性的环境,从而能够满足员工关系需求以及加强员工关系,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增强员工的敬业程度,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激发他们的工匠精神,因此可以倡导领导者能够利用一种包容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匠精神。

(三)提升工匠的收入和地位

合理物质收益是基本的生存需求,能工巧匠也不例外。如果工匠不能获得合理的收入,就无法维持体面、简单、安适的生活,工匠精神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在荷兰、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优秀的工匠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和奖励,没有后顾之忧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励工匠们将工艺技能发扬光大和得到更好的传承。我国工匠精神之所以大量退化、之所以未能成功培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足够重视工匠收入的合理性及公平性。工匠精神的养成和维系,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包括精力、时间、费用,这些成本如果得不到合理回报,工匠就很难执着于自己的行业,就会不得不放弃、另寻他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下,如果让工匠还要为了生计而奔波发愁,这不仅是对工匠的变相歧视,也是对工匠精神和地位的摧残。

(四)加强校企合作,增强沟通与交流

教育部部长曾公开表示: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职业教育,我们既要培养爱因斯坦,也需要培养爱迪生,也需要培养鲁班。说明要转变职业院校弱势的地位,大力培养汽车技术专业优秀毕业生,提高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认可度,为汽车行业输送优秀的技能人才。学校要以质量管理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借鉴大众、本田、丰田等优秀汽车企业的培养模式,将企业用人标准融入教学标准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多让学生进企业参观学习,观察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中工匠精神的应用,认识到其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最终目的是让毕业生与企业之间可以“零缝隙”对接,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五、浅谈工匠精神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以广汽乘用车为例

(一)夯实技术创新基础

广汽乘用车在广汽集团“匠于心品于行”品牌理念引领下着力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工厂,通过广乘工匠多年实践积累和技术创新发展,在广汽乘用车最新的现代化智能智造工厂建设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宜昌工厂是广汽乘用车基于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打造的广汽智能制造标杆工厂,作为“中国制造2025”落地样本,实现了乘用车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基于宜昌工厂,广汽乘用车技术中心、工艺技术部和宜昌分公司联合申报的“绿色、高效、柔性的乘用车智能制造工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1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同时也是获奖名单中唯一一个以整车生产线获奖的项目。未来,广汽乘用车将持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聚焦核心领域的重点突破,不断提升科技实力,助力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为实现汽车强国梦添动力!

(二)传承自主创新文化

自公司成立起,创新广汽(IGA)活动是广汽乘用车一年一度定期举办的全员参与重磅活动。以自主创新和改善成果展示为主题,是员工每年体验优秀创新品质文化的一场盛宴,诞生了一批批刻苦钻研、明察秋毫、寻根问底查找真因的匠心人。正是这些勇于传承和创新的广乘匠心人积极参与,每年为公司创造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更是在一次次走向广汽集团、广东省和全国机械工业协会QC成果评比活动中斩获佳绩,展现了广乘匠人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品质和实力。同时激发又一批广乘人以此殊荣作为动力,在持续创新的大环境下,大力弘扬主动创新的理念,全面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奋勇拼搏,再创佳绩。

(三)多管齐下培育人才

广汽乘用车非常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每年均联合省、市、集团以及公司等各级举办技能竞赛,为员工搭建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通过以赛代培,以培促赛,为广乘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高技能工匠人才。 在每年的“羊城工匠杯”竞赛中,广乘人凭借超强的实力和踏实拼搏的精神,各个领域都会涌现出一批拔得头筹的“技术能手”和“羊城工匠”。广汽乘用车以工匠人才为基础组建的“劳模和工匠型人才创新工作室”也呈现百花齐放的进取态势。2019年只有广州总部整车制造部门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到2020年祺盛动力公司、杭州公司纷纷加入;再到2021年生管物流分会、工艺技术分会、宜昌分公司的强力加盟,这个工匠大家庭不断发展壮大。每一个创新工作室的背后,都是为公司勇闯佳绩,持续创新的发展成果,同时也必然承担起培育一批批专业工匠人才的重任,为公司持续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引领民族汽车产业向上发展作贡献。

六、结语

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倡导极致的“工匠精神”,追求完美的工艺与质量,都是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支撑点与原动力。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生产、设计、服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实现由“量”到“质”的突围。面向汽车产业“新四化”需求和行业企业生产需要,汽车企业要着力打造人人严谨专注、敬业专业、追求卓越的“匠心文化”,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湛技艺、与时俱进的“汽车工匠”。

【参考文献】

[1]汪中求.日本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N].解放日报,2015-08

[2]李松楠.职业教育过程中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研究[J].知识经济,2018-10

[3]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

[4]王晓明,林雪萍.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J].中国发展观察,2016-12

作者: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 黄源仟 程冲

(编辑: 广州网 龙煜)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