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沙浦村建筑废弃物移动式循环利用项目现场。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穗环宣)首创国内“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让“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标签;将“智慧化芯片”植入到废建治理的监管过程中,构建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模式。
广州市将“无废城市”建设作为践行绿色发展、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抓手,列入全市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2022年底,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取得有效进展,年度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打造出具有广州特色的新亮点。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涌现了不少具有广州特色的新亮点。
构建危险废物豁免利用“新干线”管理模式。现阶段,广州市已有3家企业在省固体废物环境监管信息平台完成含油金属屑豁免资质备案,豁免利用处理能力达到24.3万吨/年,在全省范围内占比超过80%,成为省内含油金属屑豁免利用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有效解决了含油金属屑产生单位合法合规处置出路难题。
构建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
首创国内“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依托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起“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探索出“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超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广州经验”,实现了从垃圾围城到生活垃圾零填埋的有效突破。以良好的生态园景观为载体,融入体验展示和科普教育,创造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绿色循环产业园体系,让“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标签。支持资源热力电厂掺烧处置与生活垃圾成分相似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实现多源固体废物“协同掺烧”,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构建全链条智慧化监管系统
创建“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末端循环”建筑垃圾“智慧化”模式。该模式依托“管住存量、控制增量、理清来源、严控去向、安全处理、科学利用”治理思路,通过高位统筹、编制出台规范化的管理规则制度,针对建筑垃圾实际管理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组织专项整治;将“智慧化芯片”植入到废建治理的监管过程中,构建全链条智慧化监管系统,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末端循环”的建筑垃圾“智慧化”管理模式。该模式标志着广州市建筑废弃物治理工作从乱到治、从堵到用的根本转变,全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迈向规范化、资源化、智慧化。
开发“城市矿产”模式,高效衔接“两网融合”。该模式依托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两张网高度融合的方式,建成972座“两网”融合网点、42座“两网”融合示范网点,开发“城市矿产”,促进资源回收,助力广州绿色发展。
(编辑: 龙煜广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