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回顾与2003年展望
广州市计委
一、2002年重点建设项目回顾
(一)200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执行情况
2002年全市2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共计817.49亿元,年度投资计划139.65亿元。全年完成投资124.3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89.04%,同比下降14.69个百分点;到位建设资金110.97亿元,同比增加19.72亿元,资金到位率79.46%,同比增加7.11个百分点。
2002年上半年,由于比较多的重点建设项目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加上个别项目建设进度欠佳,导致上半年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计划、资金到位率仅达到26.02%、27.46%。下半年,在项目建设单位的努力下,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克服上半年工程材料供应不足等困难,加速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内环路放射线在黄埔大道等放射线已经完工的情况下,新开工的如意坊放射线花蕾路段全面启动,投资增幅明显;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北延线(南段)、广州出口加工区等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投资速度迅猛。但是,个别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仍然明显滞后,如广州公路主枢纽系统工程,受征地价格较高、资金缺口较大等因素的影响,投资完成情况很不理想,仅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1.08%;金鹏移动通信、天河软件园扩建首期工程、广州水泥厂环保迁建工程、广州国际生物岛、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仍未启动建设。
(二)2002年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度
2002年我市重点建设项目除个别项目外,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各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如下:
地铁二号线:三元里至琶洲段16个车站主体结构已经全部封顶,15个区间已全线贯通并完成铺轨工程,现正进行车站装修和设备安装,其中三元里至晓港首段2002年12月29日已建成通车。2002年完成投资17.1亿元,占年度计划112.2%,到位资金19.07亿元,资金到位率125.12%。
地铁三号线:国家计委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全线37个工点已有19个开工。2002年完成投资4.64亿元,占年度计划60.39%,到位资金7.23亿元,资金到位率94.07%。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航站楼主楼钢结构及设备机房、飞行区助航灯光站土建工程已经完成,东西跑道已经贯通。现正进行金属屋面板、玻璃幕墙、东西两翼压形钢板的安装以及飞行区跑道道面、桥梁桥面的施工。目前,飞行区跑道道面、桥梁桥面铺装分别完成90%、84%,主楼、东西两翼的金属屋面板安装分别完成94%、85%,主楼、连廊、指廊的玻璃幕墙安装分别完成81%、55%、100%,主楼高架桥完成23%。2002年完成投资33.63亿元,占年度计划80.45%,到位资金15.4亿元,资金到位率36.84%。
广州港新沙港区8-10号泊位集装箱码头:堆场、放进港道路、通信管道等工程的扩建改造已完工验收。由于办理新沙港8-10号泊位产权证时涉及到有关征地收费问题没有解决,影响了项目合资的进程。2002年完成投资4072万元,占年度计划40.72%,到位资金4010万元,资金到位率40.1%。
内环路放射线工程:黄埔大道、增槎路、东晓南路、广汕出口、广园-广花5条放射线已经建成通车,如意坊放射线芳村大道改造已经完成,现进行如意坊放射线花蕾路的扩建改造。2002年完成投资5.83亿元,占年度计划76.09%,到位资金5.15亿元,资金到位率67.26%。
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省计委已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进行征地拆迁、设计、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2002年完成投资7.05亿元,占年度计划705%,到位资金1.61亿元,资金到位率161.18%。
广州公路主枢纽系统工程:目前,广州公路主枢纽管理服务中心、广州客运站、天河客运站、芳村客运站(一期)、窖口汽车站(一期)以及白云货运站(一期)、黄金围货运站(一期)等已建成并交付使用,海珠客运站进入收尾,沙太货运站、黄埔集装箱中转站正在进行机电安装和土建施工,其余站场陆续开展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2002年完成投资1.22亿元,占年度计划21.08%,到位资金1.18亿元,资金到位率20.42%。
新国际机场调整公路北延线(南段):现正组织开展地质勘探、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2002年完成投资4.06亿元,占年度计划116%,到位资金1.25亿元,资金到位率35.71%。
西朗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厂区主要构筑物曝气池上部开始土建施工,管理大楼结构接近完成,厂外截污主干管、泵站受排水规划未确定只能进行部分施工。2002年完成投资1.71亿元,占年度计划45.99%,到位资金2.61亿元,资金到位率65.2%。
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项目环境评估、初步地质水文勘察、征地、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中标承包商因其母公司破产而无法承包项目的建设,影响了工程的进展。现正在进行垃圾焚烧设备招标。2002年完成投资6313万元,占年度计划25.25%,到位资金6313万元,资金到位率25.25%。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首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建成并交付使用。2002年完成投资15.26亿元,占年度计划87.3%,到位资金17.79亿元,资金到位率101.77%。
金鹏移动通信:征地、设计等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工程建设准备启动。
广州市宽带主干网络二期工程:项目分期建设,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光纤敷设及管道的建设。2002年完成投资5659万元,占年度计划33.36%,到位资金5000万元,资金到位率29.48%。
广州天河软件园扩建首期工程:产业集中孵化中心大楼准备动工建设,高速数字光纤环路网及园区内部网络除高唐新建区外已建成联通,群体协作系统、电子商务系统、安全体系等软件平台系统正在规划设计中。2002年完成投资200万元(不含网络建设部分),占年度计划1.05%。
广州科学城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征地8平方公里,并完成首期4平方公里土地的“七通一平”,初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批企业陆续进驻。目前,正在新征地块上开展填土、道路、供水、供电等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2002年完成投资13.91亿元,占年度计划231.85%,到位资金16.24亿元,资金到位率270.71%。
广州国际生物岛:目前,正在编制岛内外基础设施规划、组织开展征地、拆迁和项目招商等工作。2002年完成投资2263万元,占年度计划16.16%,到位资金1.4亿元,资金到位率100%。
广州本田轿车:基本完成年产12万辆生产规模的扩建改造。2002年完成投资10.31亿元,占年度计划171.83%,到位资金8.25亿元,资金到位率137.46%。
珠江钢厂:1999年已达到年产100万吨钢水、96.5万吨热轧板卷的生产能力。目前,续建工程的炼钢系统已成功热试,CSP系统工准备进入调试阶段。2002年完成投资5.63亿元,占年度计划70.38%,到位资金10亿元,资金到位率125%。
广州水泥厂环保迁建工程:国家计委已经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正上报国家计委。2002年完成投资887万元,占年度计划1.61%,到位资金1358万元,资金到位率2.47%。
广州出口加工区:一期已完成围网、临时海关办公楼、进入加工区的主干道以及区内公共设施等工程的建设,本田轿车出口基地项目将在区内落户。二期正在进行征地、填土、市政设施建设等。2002年完成投资19255万元,占年度计划192.55%,到位资金2亿元,资金到位率200%。
二、2003年重点建设项目及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安排
“十五”时期,是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2003年我市要继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送居住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电子信息、汽车、石油化工三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完善文化教育设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2002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执行情况,2003年全市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0个、重点建设预备项目9个。30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共计1184亿元,2003年投资计划115亿元。
30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12个、环境保护项目5个、高新技术产业项目3个、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项目9个、文化教育项目1个。具体项目是:广州地铁二号线、广州地铁三号线、广州地铁大学城专线、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迁建工程、内环路放射线工程、仑头至龙穴岛快速路、广州公路主枢纽系统工程、新国际机场调整公路北延线南段、广园东路延长线、新光快速路、环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东西环);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西朗污水处理系统、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沥滘污水处理系统首期工程、大坦沙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广州市宽带主干网络二期工程、天河软件园扩建首期工程、广州科学城、广州本田轿车扩建工程、本田轿车出口基地、广州风神汽车扩建工程、广州水泥厂环保迁建工程、珠江电厂燃气(LNG)联合循环工程、广州造纸厂林纸一体化项目、广州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首期工程、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广州市24所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建设工程。
9个重点建设预备项目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个、环境保护项目2个、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项目3个、文化教育项目1个,分别是广州港南沙港区一期工程、广州增城沙庄至花都北兴公路项目、从化街口至花都北兴高速公路、大沙地污水处理系统、猎德浸水处理厂三期、广州国际生物岛首期工程、广州天河软件园高塘新建区首期工程、珠钢冷轧薄板项目、广州歌剧院。
三、2003年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主要措施与建议
(一)加快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1.重视重点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改变目前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抓得不紧、个别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的现象。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准之后,要抓紧工程初步设计及招标工作,落实各项建设条件,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逐步减少项目建设单位违反基建程序、不按规定编制和报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现象,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和质量,从而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变更多、投资超概算严重的情况出现。
2.采取有效措施,缩短重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周期。首先,对限额以上项目,要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落实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其次,市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简化办事程序,加快计划、土地、规划、招标等审批环节的工作。
3.政府有关部门依法从土地、资源、规划等方面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时,对重点建设项目衽政策倾斜,力求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同时,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规,解决项目建设普遍存在的“征地拆迁难”问题,规范征地拆迁的费用标准。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确保建设资金到位
1.树立重点建设项目形象,形成重点建设项目品牌效应。通过加强重点建设项目与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积极争取商业银行贷款。同时,研究推广以在建项目质押的方式,申请银行贷款。
2.积极通过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开展新建基础设施项目上市融资试点工作,选择一些预期建成后有稳定收益的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公开上市筹措建设资金。
3.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政府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和回报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通过发行建设债券,调动民间游资投资的积极性。
4.对部分已建成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探索采用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营权转让、收费权转让、资产证券化以及股权转让和出售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筹集资金投入新的重点建设项目,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三)完善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的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投资在重点建设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1.研究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和管理模式,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和建设管理水平。对投资规模较大、资金来源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选择综合实力强、具备相当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承接项目的建设、经营管理。以政府投资为启动资金,带动社会力量参与竞争性重点项目的建设。对社会公益性项目,要集中财力,重点投入,稳步推进项目的建设。同时,以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和广州24所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建设工程为改革试点,探索政府投资实行“代建制”的建设管理模式。
2.逐步建立民主化、法制化的决策机制。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必须坚持先评估、后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挥专家和有资质的咨询中介机构的作用,引入公众参与制度和专家评价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的意见,减少政府决策部门投资决策失误的机会,提高财政性资金的利用率。
(四)狠抓工程质量,规范重点建设项目的管理
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严格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市场机制尚不完善,项目建设缺乏风险约束机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逐步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实行“谁投资、准决策、准受益、谁承担风险”的投资体制。
2.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制度,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加强学习宣传《招标投标法》,不断增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依法招标的意识。充分发挥有形建筑市场的作用,鼓励和引导重点建设项目进入有形建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
3.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对使用财政性资金、国债资金的重点建设项目,市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要监督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跟踪工程质量、进度,检查建设项目开展招标投标的情况,监控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在建设过程中实行全过程监督和经常性稽察相结合,协助项目建设单位建章立制,全面强化管理,促进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